202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9月30日起,“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在午門展廳對觀眾開放。展覽分為“一脈文淵”“百年傳承”“萬千氣象”三個單元,展出文物200件(套),立體式闡釋中華文明具有的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方位展現故宮博物院從萌芽誕生到曲折成長,從步履維艱到闊步前行,從探尋求索到銳意創新的發展歷程。
9月29日,展覽開幕式在故宮博物院寶蘊樓舉辦。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饒權,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鄒曉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局長杜佔元,國家大劇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寧,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行長紀志宏等出席開幕式。一同出席活動的還有黨中央、國務院相關部委及直屬單位,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直屬文博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下屬有關單位,周邊及駐院單位,相關協會、學會、基金會代表,故宮博物院離退休老專家、老領導、故宮博物院領導班子成員等。開幕式由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海江主持。
此次展覽得到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本次展覽的聯合推廣單位,同時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故宮瑞獸”等系列貴金屬文創產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以精湛的技藝和現代設計賦予文化創新詮釋。
百年守護 賡續文脈
百年風雨,百年守護。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這座歷經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家禁苑,自此變為向全民開放的文化殿堂。早期的故宮博物院誕生於民族動蕩的時代中,克服了體制變革、社會經濟落後帶來的極端困難,並在抗日戰爭中成功組織文物南遷。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故宮博物院事業發展翻開新的一頁,古建修繕保護工程扎實推進,文物藏品管理體系持續健全,展覽工作不斷發展。改革開放時期,故宮博物院逐步完善博物館配套基礎設施,不斷發展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及傳播體系。進入新世紀,故宮博物院先後啟動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故宮整體維修保護工程和歷時七年的文物清理工作,推動故宮完整保護,各項事業迅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故宮博物院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故宮博物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按照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全面推進“平安故宮、學術故宮、數字故宮、活力故宮”建設,真實完整地保護並負責任地傳承弘揚故宮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故宮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博物館各項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下,故宮博物院的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究、開放服務、運營管理、對外交流合作等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故宮作為世界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凸顯。作為全球文明倡議的忠實踐行者,故宮博物院致力於將自身建設成國際一流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領者、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一個古老而年輕、充滿生機活力的故宮博物院正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為了系統總結和凝練故宮博物院從紫禁城到博物館的百年歷程,故宮博物院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特別策劃舉辦“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本次展覽以院史為主題,採用文物與檔案明暗雙線相結合的敘事方式,系統呈現故宮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載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創造的豐富內涵,全方面展現故宮博物院的百年發展歷程和故宮人誠敬典守、匠心傳承的精神,立體闡釋百年來故宮博物院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發展脈絡,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故宮人牢記囑托、砥礪前行的使命擔當。
展覽分列“一脈文淵”“百年傳承”“萬千氣象”三大篇章,精心遴選文物200件(套)進行展出。
午門西雁翅樓展廳以“一脈文淵”為主題,分列“天府永藏”“紫禁初開”“故宮新生”三個部分,系統展現中國宮廷收藏的接續、存藏和利用,揭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同時再現故宮博物院的成立、完整故宮保護計劃的通過、故宮文物南遷和中軸線測繪等歷史事件,生動闡述故宮博物院早期在文物保護、研究方面的艱辛探索。
午門正殿展廳以“百年傳承”為主題,分列“國寶匯流”“古物重光”“殿宇生輝”三個部分,以文物回購、撥交和捐獻的視角講述故宮博物院藏品體系建構歷史,展現故宮文物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以書畫臨摹復制和文物修復的技藝展示,全面呈現文物保護的技藝傳承,通過寧壽宮、養心殿內檐裝修、太和殿大修、故宮及北京中軸線申遺,展現古建筑保護修繕的創新實踐。
午門東雁翅樓展廳以“萬千氣象”為主題,分列“文明賡續”“華章共譜”“太和充滿”三個部分,系統展現故宮博物院在立足時代發展要求,深入發掘闡釋故宮承載的中華五千年文明突出特性及其時代價值,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文化功能。
從“一脈文淵”到“百年傳承”,再到“萬千氣象”,展覽的三個篇章共同繪就故宮博物院歷經風雨、繼往開來、守正創新的壯闊百年,凝聚著社會各界同心同行的協作力量。希望本次展覽能給觀眾帶來豐富的精神滋養和智慧啟迪,增進觀眾對故宮和故宮博物院的了解,激發更多人對中華文明的價值認同感,從而深植文化自信,讓凝結在文物中的民族智慧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凝聚社會共識的精神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