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為慶祝中泰建交50周年,故宮博物院與泰國文化部藝術局聯合策劃的“金鄰共曜——慶祝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將於2025年11月18日至2026年2月24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該展覽共匯集240余件(套)來自中泰兩國的珍貴文物,為觀眾呈現一幅跨越千載的中泰文明交流畫卷。

中泰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早在西漢時期,中國船隊便曾抵達今泰境附近﹔唐宋以降,海上絲綢之路繁榮,兩地商貿往來密切﹔自元代起,雙方使節交聘頻繁,饋贈不絕,跨山越海的珍貴禮品與匯通南北的交流渠道,見證著彼此間的友好往來。1975年7月1日,中國與泰國正式建交。半個世紀以來,雙方關系持續深化,兩國人民始終並肩攜手、守望相助。此次特展既是對兩國千年交往史的回望,也是對中泰建交五十周年的誠摯獻禮。
“金鄰”一名源自中國古籍對今泰國一帶盛產金、銀之地的記載。展覽以“金鄰共曜”為題,象征兩國文明交相輝映,在互鑒互通中攜手同行,共曜未來。展覽分為“中泰輝映”“崇尚蓮華”“良工巧治”與“藝脈綿長”四個單元,採用“雙線敘事”結構。主線以泰國藝術發展脈絡為軸,從班清遺址的彩陶與青銅器,到庄嚴的佛教造像、精巧的王室器用,再到現當代技藝的傳承,依托文物蘊含的歷史信息,串聯起泰國文化藝術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燦爛篇章。輔線以反映中泰貿易往來、禮品饋贈與技藝交流的文物,勾勒出兩國歷史上持續不斷的文明對話軌跡。
展覽匯聚來自泰國11家國家博物館及機構的眾多珍品,包括班清國家博物館彩陶漩渦紋罐、蘭甘亨國家博物館白地褐彩貼塑神像山牆裝飾、昭三帕耶國家博物館青銅施降魔印寶冠佛像與金嵌玻璃朱拉蒙固冠、泰國國家博物館木雕貼金花葉紋寶座,以及文化部藝術局傳統工藝辦公室素攀納洪號御船模型和孔劇面具等。故宮博物院亦精選多件藏品共襄盛舉,如金葉表文、釉上彩神像紋碗、白色緞繡雲蝠團龍紋男蟒、紫檀邊座平金繡九龍屏風等。展覽尾聲特別呈現來自故宮博物院與泰國哈利奔猜國家博物館的兩尊吉象,既突顯“象”題材在兩國不同文化背景下共有的吉祥寓意,更以“象”為寓串聯古今,凸顯中泰友好交往的佳話所煥發出的時代光輝。
為配合特展,故宮博物院將同步出版同名圖錄。展覽期間,還將通過官方新媒體平台進行多渠道傳播,並面向公眾推出系列學術講座。
本次展覽由泰國駐華大使館作為聯合推廣方,並得到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與泰國基金會的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