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按照《國家藝術基金章程》和相關規章制度,經組織專家評審,確定滬劇《敦煌女兒》等17部劇目為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立項率為13.6%。現就評審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申報情況
2020年9月4日,國家藝術基金發布了《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申報指南》和《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申報名單》,面向2019年9月以後通過結項驗收的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組織申報評審,選優拔萃,給予滾動資助。在9月10日開始的申報受理期內,共有110家藝術機構、單位,通過“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申報了125個項目。
在申報滾動資助項目的125部舞台藝術作品中,有戲曲51部、兒童劇13部、舞劇11部、話劇11部、音樂劇(歌舞劇)9部、歌劇6部、雜技劇5部、交響樂5部、民族管弦樂3部、具有創新性跨界融合特點的表演藝術形式3部、木偶劇2部、皮影戲2部、小劇場戲劇2部和曲藝(長篇、中篇)2部,覆蓋了藝術基金資助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的全部藝術類型。
申報項目在各省區的分布情況為:山西13項、江蘇11項、浙江11項、上海9項、湖南8項、四川7項、吉林6項、重慶6項、北京4項、內蒙古4項、山東4項、河南4項、湖北4項、廣東4項、廣西4項、河北3項、黑龍江3項、福建3項、寧夏3項、天津2項、遼寧2項、安徽2項、江西2項、海南1項、雲南1項、陝西1項、甘肅1項、新疆1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項。
二、專家遴選和培訓工作
(一)組建專家庫
依照《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評審方案》,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按照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入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百千萬人才工程、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和擔任中國文聯文藝家協會負責人的標准,從國家藝術基金專家中遴選出545位專家,組成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評審專家庫,入庫專家包括編劇、導演、音樂、表演、舞美、理論評論和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專家。
(二)專家培訓
根據項目申報情況和評審工作安排,管理中心撰寫了《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申報情況報告》,制定了《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評審標准》和《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專家評審工作紀律》,並通過“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發送給參評專家,要求專家全面學習後再開展評審工作。
11月3日,召開評審專家見面會,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寧為參評專家做了現場培訓,就評審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工作紀律提出明確要求。11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群到現場看望了正在參加評審工作的專家,勉勵專家要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2020年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議精神,瞄准出精品、攀“高峰”的目標,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導向性、示范性,堅持高標准、嚴要求,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做好評審工作,真正把優秀作品評選出來。
三、專家評審
2020年度滾動資助項目專家評審工作採取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工作更加嚴密,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項目分組
管理中心按照藝術類型相同、創作規律相近的原則,將申報項目分為“戲曲、曲藝(長篇、中篇)、木偶劇、皮影戲”“話劇、兒童劇、小劇場戲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歌舞劇)、雜技劇、交響樂、民族管弦樂、具有創新性跨界融合特點的舞台藝術表演藝術形式”等3個項目組,分門別類地開展評審。
(二)專家抽取
管理中心按照同行評審、大比例使用專家、結構化安排專家等原則,遵循“項目單位、機構法人,項目負責人、聯系人,項目主創人員,項目策劃人、制作人、出品人,項目藝術指導和文學、歷史、宗教、民俗顧問等回避”的回避規則,通過“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抽取了33位評審專家組成3個評審組,每個評審組中均有編劇、導演、音樂、表演、舞美、理論評論和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專家。
(三)網絡評審
在網絡評審階段,參評專家分別獨立審看了所在評審組參評項目的申報材料和劇目視頻,在各自評審組充分討論、綜合考查後,以投票的方式確定了進入會議評審的44個項目,網絡評審通過率為35.2%。
(四)會議評審
在會議評審階段,參評專家以評審組為單位,交叉審看了進入會議評審項目的申報材料和劇目視頻,經全體專家集中研討,參評專家充分發表意見後,以投票的方式確定了推薦立項資助的17個項目,會議評審通過率為38.6%。
(五)第三方監督
對專家評審工作,管理中心採取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結合的方式,在本單位監督執紀小組工作人員監督的基礎上,從監督專家庫中遴選了中國文化報、光明網等媒體編輯記者,對參評專家評議過程、遵章守紀和評審組織工作等情況做了現場監督。
(六)專家委員會復核
12月初,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委員審閱了《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申報情況報告》和《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評審報告》,復核了專家評審結果。
(七)理事會審定
12月23日,召開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會議,審定了《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評審報告》和《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名單》,並決定向社會公示。
四、資助項目分析
(一)按藝術類型統計
2020年度立項資助的17項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中,有戲曲6部、話劇4部、舞劇3部、歌劇1部、兒童劇1部、雜技劇1部、皮影戲1部。其中,兒童劇、雜技劇和皮影戲為第一次入選滾動資助項目。
(二)按題材內容統計
立項資助的17部劇目是通過競爭擇優,從已經完成結項驗收的創作項目中選拔出來的,集中體現了一個階段的舞台藝術創作成果。一是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時代內涵的作品,如歌劇《塵埃落定》、民族舞劇《醒﹒獅》、歌仔戲《僑批》、京劇《文明太後》、錫劇《大風歌》、皮影戲《人魚姑娘》、兒童劇《我們是秦俑》﹔二是全面反映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的作品,如川劇《江姐》、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京劇《北平無戰事》、話劇《郁達夫﹒天真之筆》、民族舞劇《記憶深處》、雜技劇《黎明前夜》等﹔三是生動詮釋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如滬劇《敦煌女兒》、話劇《家有遺產》、話劇《滄浪之水》、話劇《遠航》等。
獲得立項資助項目的文藝院團分布在山西、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南、廣東、重慶、陝西等11個省(市)。其中,屬於上海市和江蘇省各有3個項目,湖南省和重慶市各有2個項目。項目主體為市、縣基層文藝院團的有6家,反映了近年來基層文藝表演團體的創作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將繼續圍繞出精品、攀“高峰”的工作目標,按照“聚焦於改、以改為主”的工作重心和“三改三演”的工作思路,指導項目主體,組織專家開展研討,在演出過程中征求群眾意見,傾聽人民心聲,不斷加工修改,提高藝術質量,深入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力爭推出一批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記錄時代新史詩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