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
“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項目被積極推廣
發布時間:2014-03-17 10:00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4-03-17

    文化共享工程內蒙古分中心自2012年下半年起,依托全國文化共享工程“邊疆萬裡數字文化長廊”項目,在本區部分游牧點和無上網條件的農牧區,利用無線網絡陸續推出“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的特色服務試點,受到農牧民朋友的廣泛歡迎和支持,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2013年,為貫徹落實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全面深化農村牧區綜合改革,切實解決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全區實施了農村牧區綜合改革示范試點項目,“建立健全農村牧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項目恰逢其時地被列入了自治區農牧區綜合改革1號文件,在區政府的支持下,該項目在原有8個試點縣基礎上,又向阿榮旗、巴林左旗、蘇尼特左旗等6個旗縣擴展試點。

    截至目前,“邊疆萬裡數字文化長廊﹒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項目,已實現在內蒙古全區7個盟市,14個旗縣建設一級數字加油站(數字文化資源服務設備、應用平台和數據庫)15個、二級數字加油站2個、三級移動數字加油站70個,服務網絡覆蓋的地域面積達42000平方公裡,已累計服務農牧民10余萬人。同時,該項目搭建的免費服務網絡,也成為當地農村牧區綜合改革構建文化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綜合體系的重要平台。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在規劃全區工作中,繼續把“依托現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加大資源輸送力度,有效解決廣大農村牧區網絡服務盲點問題,基本實現公共文化網絡服務村村通、戶戶通、人人通”列入自治區黨委、政府當年的重要工作議程,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項目將在全區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實施。

    2014年2月24日至27日,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靳峰在錫林郭勒盟、赤峰市調研時,考察了5個基層“數字加油站”站點。他認為,在地廣人稀、無網絡覆蓋的農牧地區,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服務網絡,搭建以無線WiFi技術為平台的“數字加油站”,應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為農牧民群眾提供公益性、全天候、人性化的數字文化資源服務,有效地破解了基層農村尤其是偏遠牧區文化供給受限的難題,也為其它公共服務解決末端瓶頸問題搭建了平台。他還談到,“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模式是一有創新理念的服務項目,也是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中,可實踐、易操作、高效益較為成功的案例,可供其他地區在推動農村牧區綜合改革工作中學習借鑒。

    據悉,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作為文化共享工程國家中心和全國文化共享工程“邊疆萬裡數字文化長廊”項目發起和組織實施單位,將於今年上半年在內蒙古基層召開全國“邊疆萬裡數字文化長廊”現場交流會,總結和推廣“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項目經驗。(來源: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