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心聲﹒音頻館、大眾美育館、社區文化生活館是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發展中心”)為解決資源基層投放量少、下載更新慢、使用情況不明等問題,於2013年開始啟動的以文化共享工程數字資源為基礎,針對特定人群的文化需求,定制的資源服務包,並按照專業化、品牌化、社會化的思路,實施建成了品牌數字文化產品。通過開發產品、定制資源、開展活動、運營推廣等形式,邊建邊用,現已顯現應用的效果,提升了文化共享工程資源服務的效能。
12月8日上午,發展中心召開心聲﹒音頻館三期、大眾美育館二期、社區生活館二期建設項目的專家驗收會議。評審專家為來自公共文化權益保障、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兒童教育活動推廣等方面及部分基層支中心(圖書館)、文化館的代表。
目前,心聲﹒音頻館、大眾美育館、社區文化生活館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分別建有音頻資源4萬余小時,收錄美術鑒賞精品13900余幅,整合社區適用視頻資源3000余小時、電子書2750余種﹔在國家數字文化網開設專欄,開發IOS/Android客戶端、開通微信公眾號,並依托公共文化一體機、定制移動設備及各類移動終端等﹔面向視障人群、老年人、青少年和社區居民等開展線上線下活動服務。音頻館使用人數持續激增,各終端訪問率達5200多萬人次,注冊志願者5000余人﹔美育館通過活動征集畫作12000余幅﹔社區館開展達人秀主題活動等7場次﹔三個館共安裝到5000多個基層點。
經集中評議,專家組一致通過項目驗收。專家認為三個館的資源內容豐富,傳輸較為快捷,朗讀志願者招募等活動推廣性強。建議進一步加強項目宣傳推廣和成果應用,增強互動性,提高社會影響力。將音頻館正在開展的志願者招募活動與文化部推廣的“陽光工程”結合,加強志願者體系管理。根據公共文化服務特點,對美育館的建設准確定位,將服務廣泛推廣至中小學和少兒圖書館,推動線下的應用場景化。將社區館的資源進行內容分類,注重增加資源量和豐富性,打造方便社區使用的一站式資源入口。(來源: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