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國家社科規劃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重大項目“十部文藝集成志書”內地各省卷於2009年圓滿完成編纂出版工作以後,報請全國哲學社科規劃辦同意,即啟動香港、澳門各卷的立項編纂工作。經文化部港澳辦協調,兩地分別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澳門基金會負責本地“十部文藝集成志書”編纂工作的組織實施。2012年以來,在香港文化博物館、澳門基金會的積極組織下,香港落實了《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香港卷的編纂團隊﹔澳門落實了全部十卷的編纂團隊。其中,《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澳門卷已於2014年12月通過了初審,計劃2016年出版。
為進一步推動香港、澳門戲曲、曲藝卷的編纂工作,2015年4月10至11日,在深圳召開了港澳戲曲曲藝卷編纂工作交流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來自香港、澳門、廣州、北京的相關領導和專家20人,其中有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興華、編纂團隊香港中文大學余少華教授一行5人﹔澳門戲曲曲藝卷主編沈秉和、謝少聰等7人﹔集成志書相關總編輯部負責人張剛、劉文峰、黃俊蘭、蔡源莉、包澄潔。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李鬆主任、張剛副主任主持了交流研討會,綜合處邱邑洪、范彬參加會議。
會議首先對《戲曲志》《戲曲音樂集成》香港卷的編纂工作進行交流研討。鄒興華館長首先對編纂團隊的工作表示感謝,余少華教授介紹了工作情況及存在困難與問題,總編輯部專家進行了解答,香港、澳門團隊間也交流了工作體會。大家認為,香港卷工作團隊工作2年來,開展了大量的基礎資料調查整理及研究,完成了卷稿60%以上的撰寫,遵循了志書撰寫的紀實原則,資料豐富,體現了香港特色。希望再接再厲,爭取2015年內完成卷稿撰寫、提交初審﹔希望同時出版國家卷和香港本地卷。大家還對啟動《曲藝音樂集成》《器樂曲集成》香港卷的編纂進行研討交流。
10日晚及11日上午,會議對《戲曲志》《曲藝志》澳門卷的工作進行了交流研討。香港同行也認真聽取了澳門卷工作情況的介紹。澳門卷自2013年3月啟動,開展了大量的資料收集整理及田野調查,錄制了50多位藝人口述史,已經完成了70%以上稿件的撰寫。總編輯部專家針對卷本編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大家希望,澳門編纂團隊繼續努力,加快撰稿、加強統稿,爭取2015年內提交初審稿。
通過兩天緊湊的交流、研討,香港、澳門編纂團隊都表示,總編輯部專家的意見、建議切中要害,很有針對性,收獲很大,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增強了信心。李鬆主任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他說,香港卷、澳門卷的編纂團隊在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同時重視資料整理與田野調查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當地戲曲、曲藝文化生活的調查與研究,編纂從來的卷本能夠反映出香港、澳門的文化特色﹔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力爭2015年提交初審稿、2016年出版。
在編纂“十部文藝集成志書”香港卷、澳門卷的過程中,各團隊通過資料採集與整理、走訪訪談、網上征集等方式,對香港、澳門的戲曲、曲藝、民間音樂、諺語、民間故事、歌謠、民間舞蹈等的歷史情況和現實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初步掌握了港澳地區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基本情況,促進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普及、影響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