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獨龍族“卡雀哇節”影像志制作工作圓滿完成
發布時間:2015-07-27 11:11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5-07-27

    《中國節日影像志﹒卡雀哇節》項目評審會議於7月15日在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召開,雲南大學高志英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做項目匯報,中心副主任張剛出席會議,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獨龍族學會會長李金明、法國遠東學院(北京中心)范華研究員、中央電視台魏聖澤導演作為評審專家出席會議。

    “卡雀哇”為獨龍語的“過年”之意。“卡雀哇”是獨龍族最具特色的節日。1991年,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依據獨龍族人民的意願,把公歷1月10日規定為獨龍族的“卡雀哇節”,該節日於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類項目。

    卡雀哇節的節日內容極為豐富,過程也較為繁雜,主要儀式程序有:選日子、做酒、木刻邀客、賓客共飲“同心酒”、挂“拉達爾”、淋浴淨身、搭建祭台、做面獸與祭面獸、拋碗佔卜(為家人)、准備公祭祭品、祭山神、男子護身儀式、碗口佔卜(為男子)、舉刀禱告、吃祭品、歌舞、射面獸佔卜、剽牛祭天、吃散伙豆等,其中,剽牛祭天是節日中最為壯觀的場面。

    項目組遠赴雲南省貢山縣小茶蠟村進行拍攝,克服了艱苦的拍攝環境,拍攝到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完整記錄了當地獨龍族人民慶祝卡雀哇節的盛況,也記錄了獨龍族獨特的紋面、紡織、舞蹈、建筑等文化內容,為中國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獨龍族保存了珍貴的歷史記憶,也為學術界進一步研究獨龍族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來源: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