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會議由澳門基金會與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共同主辦,會議邀請了集成志書澳門卷各卷的編撰老師以及十部文藝集成志書總編輯部的審稿專家40余人共同參與﹔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鬆,副主任王靜出席會議。集成志書香港卷部分編撰代表列席此次會議。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澳門卷》及《中國戲曲志﹒澳門卷》在澳門編撰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由最初的基礎資料到最後的成稿,歷經5年時間,經歷多次審稿與修訂,最後達到了終審的要求﹔兩卷的終審為集成志書澳門卷全卷的編撰完成奠定了基礎,也為其它各卷的編撰提供了寶貴的編撰經驗。
集成志總編輯部的專家與澳門卷各卷的編撰老師進行了編撰意見的交流,解決編撰團隊在實際的編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編撰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有利的指導。
吳志良代表澳門基金感謝澳門卷各卷的編撰人對澳門卷編撰工作的支持﹔李鬆對澳門卷各卷編撰工作提出了宏觀的把握和要求,在遵循國家集成志書的前提下,盡量給予保留澳門/香港各卷的編撰特色。李鬆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努力完成各卷的編纂任務。
11日下午,澳門基金會楊開荊博士主持了總結會,各卷對此次審稿和交流進行了總結。張卓夫代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澳門卷》感謝編撰團隊以及總編輯部對故事卷的編撰所付出的努力,總結編撰經驗,提出了編撰過程中存在問題,並對下一步編撰計劃進行了說明﹔劉魁立老師代表總編輯部感謝各卷編輯團隊對各卷所做的努力,並從編撰總體要求以及具體格式、語言用詞等方面對此次評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匯報﹔《戲曲志﹒澳門卷》編撰團隊代表程美寶老師對本卷下一步編撰工作進行了說明,並進一步加強與香港卷編撰團隊進行溝通,確保編撰體例一致﹔劉文峰老師肯定了戲曲志澳門卷的編撰成果,在遵循集成志書編撰要求下,又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澳門的特色,並從文字加工等細節方面進行點評。舞蹈卷代表鄧錦嫦對本卷編撰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說明,並提出了下一步的編撰計劃﹔總編輯部梁力生老師對舞蹈卷編撰具體的編撰方向和特點進行說明,並對下一步編撰重點進行點評,尤其在文字部分以及對澳門舞蹈特色的梳理,並規范行文標准,在總體要求上要做到生動有趣,加強文史資料圖片以及舞蹈動作圖片的採集,豐富舞蹈卷內容﹔香港卷代表余少華教授分享了香港卷編撰中存在問題,並就編撰體例的收獲進行交流。
李鬆作總結發言,他首先代表中心感謝港澳卷編輯團隊所付出的努力,對他們積極參與此項保護傳統文化工程體現出的責任和擔當表示感謝和欽佩。李鬆強調,集成志書是國家典籍,它的編纂,與一般的學術著作的編纂有很大不同,要遵循國家統一的體例要求,要在符合集成志書編撰規范的情況下,遵循嚴格的學術規范﹔做到和而不同。李鬆希望澳門基金會高度重視基礎資料的保護和管理。李鬆特別提醒各卷編輯部,對於本卷終審以後的工作量,要有充分的估計。隻有這樣,才能一鼓作氣完成從交初稿到最終出版的全部工作。
此次會議的召開是港澳卷編撰工作的重要節點,促進了港澳卷各卷編撰團隊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圓滿完成編撰工作奠定基礎。(來源: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