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日影像志﹒寶雞血社火》結項評審會召開
發布時間:2017-01-17 09:23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1-17
1月10日,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在寶雞文理學院召開《中國節日影像志﹒寶雞血社火》子課題結項評審會,中央民族大學徐萬邦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岳永逸教授、蘭州大學王海飛副教授、寶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楊蒼勤、三寺村社火會會長吳福來作為評審專家參加評審。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鬆參加會議。
“血社火”以《水滸傳》武鬆斗殺西門慶等系列人物為表演內容,社火故事主要表現除暴安良、祛惡揚善的主題,屬於社火芯子中的“武芯子”。這一社火扮相充分表達了勞動人民疾惡如仇、愛憎分明的思想情感,是一種集雜技幻術、民間戲劇等為一體的民間社火藝術表演形式,當地人稱為“快活”,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該子課題由寶雞文理學院趙德利教授承擔,記錄了2016年寶雞陳倉區赤沙鎮三寺村農歷正月初十到十五血社火組織、游演的過程。專家們一致認為,趙德利教授及項目團隊在較為扎實的田野調查基礎上完成了影像記錄,全面記錄了血社火裝扮、游演的整個過程。但在影像結構和敘事結構上,還需要再進行細致地打磨,專家們希望項目組在通過對已有素材的進一步整理的基礎上,突出表現血社火與三寺村的結構關系、血社火組織的內部結構關系,表達出血社火的文化意涵,而不僅局限於呈現過程的完整性。中國節日影像志編輯部將會把各位評審專家的意見整理匯總,項目組根據反饋評審意見進行再次修改後,提交項目最終成果。(來源: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