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春風送綠嶺南岸——廣東、香港、澳門春節習俗展”持續升溫
發布時間:2017-02-16 08:57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2-16

  2月11日至13日,“歡樂春節”系列活動之“春風送綠嶺南岸——廣東、香港、澳門春節習俗展”在澳門盧廉若公園舉辦傳統工藝工作坊、現場展示和年俗文化講座。

 

  大吳泥塑、佛山彩燈、緬茄雕刻的項目傳承人於11日至13日,在春草堂展覽廳為觀眾進行現場展示。其中大吳泥塑和佛山彩燈同在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緬茄雕刻2012年入選第四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大吳泥塑廣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吳維清

 

佛山彩燈代表性傳承人楊小燕

 

生於緬茄雕刻世家的張俊雄

 

展示現場參觀者絡繹不絕

 

尤其吸引孩子的眼光

  11日至12日,在盧廉若公園茶文化館,廣東粵繡、陽江風箏傳承人分別進行現場演示和教學。其中陽江風箏2005年入選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粵繡(珠繡)2015年入選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廣東省陽江風箏協會教練姜自焱現場指導

 

澳門市民手持作品與老師合影

 

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黃偉雄在講解珠繡

 

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黃偉雄在作示范

 

澳門市民們在認真的學習珠繡

  11日和12日下午,廣東知名民俗專家、中山大學劉曉春教授在盧廉若公園養心堂,為澳門市民帶來“嶺南春節習俗的歷史變遷與地域特征”“嶺南春節習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兩場精彩的民俗講座。

 

劉曉春教授在講座

 

現場觀眾就講座內容提問

  無論是傳統習俗的展覽、講座,還是傳統工藝的演示和教學,都得到了澳門市民的積極參與和廣泛支持。根據現場問卷調查顯示,參與活動的澳門市民都希望繼續開展此類節日民俗文化工作坊和講座,增加活動類型、延長活動時間,以便能更好地認識、學習祖國優秀傳統文化。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到現場訪談、錄制民俗文化講座和藝人現場展示,後續將在澳門教育頻道以及中小學校進行播放。(來源: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