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國家京劇院
國家京劇院
現代京劇《西安事變》首輪演出四場票全部售出
發布時間:2015-10-21 09:30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5-10-21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家京劇院重點創排現代京劇《西安事變》,於10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進行了首輪演出,現場觀眾反響熱烈。低票價惠民的舉措令四天的演出場場爆滿。此外,國家京劇院連續四天在演出後邀請專家現場座談,近30位專家學者為《西安事變》提出意見和建議,為劇目下一階段修改打磨提供了堅實基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關注報道。

    舞台演出體現上佳水准 

    演出繼承了傳統京劇的表現手段,借鑒了“現代戲”的藝術成果,注重人物內心刻畫和人物間的交流,允文允武,加之交響樂隊的配合和虛實結合的舞美體現,多種視聽元素既獨立又融合,使舞台呈現立體浩大、多姿多彩。

    著名京劇演員於魁智貼近人物,找准戲路,把握現代戲的特質,注重心理過程的刻畫,將張學良英朗洒脫的氣質、激憤決絕的心境深刻演繹。著名京劇演員朱強塑造的周恩來形象,從語言習慣到肢體動作,從外部形象到內心呈現,都十分傳神,展現出周恩來在風雲變幻中運籌帷幄、力挽狂瀾的偉人氣質。周恩來的侄子周爾均將軍觀後表示:“朱強飾演的周恩來演出了精氣神。”李勝素的宋美齡、王越的蔣介石、胡濱的楊虎城、呂耀瑤的趙四小姐、朱虹的謝葆貞也都惟妙惟肖、各具光彩。

    各界觀眾給予熱烈反響

    演出之前社會各界即對該劇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和期待。演出過程中,掌聲喝彩伴隨著亮相、唱段和開打此起彼伏,謝幕時更是經久不息。演出結束後,觀眾久久不散,對劇情的討論在劇場內外隨處可聞。老戲迷和新觀眾對現代京劇《西安事變》的題材選擇和藝術水准表達了高度認可,同時也不乏期待提高的中肯意見。一位青年觀眾表示:“深受震撼,深受感染,現代京劇的形式集中和放大了歷史的滄桑感和歷史人物的悲壯感,那種大口呼吸英雄氣的感覺非常過癮!”一位中年觀眾表示:“能看出創作的艱辛,這部戲為京劇表現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開辟了道路,國家京劇院的探索難能可貴!”一對夫婦表示:“如果宋美齡的戲份更多一點就好了,李勝素的唱段沒聽夠!”

    低價惠民引發票房熱潮

    為方便廣大觀眾走進劇場欣賞高質量的國粹演出,國家京劇院在首輪演出中,推出了低票價惠民活動。最低30元、最高300元的票價,令本就火爆的票房呈現出一票難求的景象,也使更多觀眾有機會近距離聆聽歷史的回響,感受京劇的魅力。有兩場演出還增加了不少臨時座位。

    專家座談提供加工基礎

    為了進一步總結經驗,使該劇在下一階段的修改加工中得到穩步提高,國家京劇院連續四天在演出結束後,組織當天觀劇的戲劇界學者和藝術家,集中在會議室座談,重點總結劇中存在的問題。

    受邀專家對該劇給予了充分的褒揚和認可,提出了修改意見。根據計劃,該劇將在下一階段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繼續修改打磨、加工提高,向著成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精品力作的目標而邁進。(來源:中國國家京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