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金牛送福賀新春、龍鳳呈祥話佳人!曲藝名家大薈萃,四海雲賞國粹香!牛年春節期間,由國家京劇院和中國移動咪咕聯合出品的《龍鳳呈祥》5G+4K雲演播,自大年初一晚正式在咪咕視頻、咪咕音樂、咪咕圈圈、魔百和、移動雲VR、MiguC及騰訊視頻、嗶哩嗶哩等多個平台上線。此次京劇“雲演播”將橫跨初一至十五期間,形成特色京劇演藝專場,與多台以歌舞表演為主的晚會相比,在內容制作、播出形式、用戶體驗、場景互動、融媒傳播與商業模式上都顯得更加“一枝獨秀”。
那麼《龍鳳呈祥》雲演播為何與眾不同?
實現“五個第一次”
《龍鳳呈祥》雲演播成行業“破冰”之作
牛年春節的京劇名家專場
牛年春節,10台衛視春晚扎堆兒播出,在以歌舞、語言類節目為主的春節晚會陣營中,卻鮮有中華傳統曲藝節目的身影。很多名家名角獻藝春晚,也是唱一小段,很多觀眾直呼“不過癮”。因此,《龍鳳呈祥》京劇雲演播的誕生,順應了需求,更成為牛年春節檔的特色京劇專場。
這次京劇雲演播選中了《龍鳳呈祥》這一歷史經典劇目,這一劇目以三國孫劉兩家明爭暗斗為背景,講述了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識破對手的“美人計”,最後將計就計、弄假成真,迎娶孫尚香成就一段良緣佳偶的故事。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話劇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作為此次雲演播的“導賞員”,曾在親筆題寫的導賞詞中表示,“《龍鳳呈祥》是喜劇性很強的戲,把孫劉兩家針鋒相對的明爭暗斗,通過老百姓民俗的提親、相親到成親辦喜事的情景,將一部恢弘的‘史詩大片’愣是編創成了充滿生活情趣的喜劇作品,充滿了人情味,可謂是‘龍鳳呈祥非偶然,千裡姻緣一線牽’。”總體來看,這部吉慶戲充滿了祥瑞、圓滿、喜慶的美好寓意,特別適合在春節期間播出。
歷經百年的這部大戲深受戲迷喜愛,包括梅蘭芳在內的多位名家名角都曾演繹這出劇目,此次雲演播也是稀有“名家名角”薈萃的京劇專場——除了由京劇名家、“黃金搭檔”於魁智、李勝素擔任主演外,同時也有江其虎、杜喆、張靜、馬翔飛、王越、陳國森、郭曉磊等名家新秀上場,可謂是超強陣容,個個都是角兒,場場都是戲。
第一次開啟戲曲演藝4K雲演播模式
過年看大戲!歷年來中華傳統戲曲表演都是新春佳節不能缺少的藝術形式。受疫情影響,國家京劇院和中國移動咪咕在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指導下,大膽嘗試以“雲演播”模式呈現京劇《龍鳳呈祥》這一經典名劇,帶領大家“雲看戲、過大年”。這是“雲演播”模式第一次用於京劇演出,也是中國移動咪咕大力推動5G和4K/8K超高清技術應用落地,在體育賽事雲演播、音樂盛典雲演播等實踐之後的又一次重要“拓荒”,最終為觀眾呈現了首個4K超高清版的《龍鳳呈祥》。
此次《龍鳳呈祥》京劇雲演播有四大看點,一是Interconnected,互聯互通,通過5G帶來的4K是比1080P高清4倍、比藍光高清16倍的畫質﹔二是Interactive,多維互動,此次雲演播融入多種實時交互形式,觀眾可與家人一起在‘雲包廂’雲看戲,也可通過雲打賞等功能為演員‘雲助陣’﹔三是Intelligent,智能應用,創新使用了看大戲、角兒來了、琴師鼓師視角等八大視角,觀眾可以零距離領略名家名角的精彩表演﹔四是Immersive,沉浸體驗,用戶可通過手機、電腦、電視等多終端觀看,身臨其境,彷佛置身現場。
作為京劇演出史上首次4K超高清直播,《龍鳳呈祥》在初一晚上初亮相就圈粉無數,不少粉絲用“這畫質愛了”“比望遠鏡清楚多了”來表達對畫質的體驗感。咪咕超高清技術對此次雲演播高清畫質的呈現起到巨大保障作用。此次《龍鳳呈祥》5G+4K雲演播大力推動了戲曲演出方式創新,克服了疫情影響,把高品質、原汁原味的線上京劇演出奉獻給廣大觀眾,讓中華傳統戲劇文化在春節檔大大刷新了“存在感”。
正如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所說:“在萬物互聯的今天,志同道合者攜起手來,共同探尋古典藝術和現代科技相融合,線下演出與線上演播相融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行穩致遠,發揚光大。”
首次提供“人人都是C位”的服務體驗
《龍鳳呈祥》雲演播並不是簡單的把線下舞台搬到線上來,而是一種新的業態——在劇場演出“演”這一核心要素外,疊加多視角,加入了雲導賞、雲解說環節,增強了觀演的趣味性。
京劇名家於魁智就在此前的採訪中表示,“這次雲演播是多視角、多機位的呈現,打破了過去比較常規的拍攝方式,台前幕後,從演員脫腔保調,到樂隊的演奏家們嚴絲合縫的默契配合,觀眾均能看到。京劇不僅是一個表演藝術,也是一個通力合作的綜合藝術。這次我們廣大的幕後英雄也進入了鏡頭,會讓喜歡京劇的、想要了解京劇的人都會覺得很新穎,也很期待幕後的一些花絮和故事。”
正是因為《龍鳳呈祥》雲演播把觀賞視角的選擇權交給了每一個線上觀眾,傳統劇場C位的稀缺感也被徹底打破,觀眾人人平等且人人自由。這一“破冰”實際對戲劇演藝做了一次服務升級——多視角自由切換和人人是C位的創新服務,彌補了每一個觀眾在觀賞上存在的缺憾。從主角舞台到後台演奏班子,觀眾可以和京劇更加貼近,可以走進台前幕後、走近每一位名家名角,獲取自己的“獨家視角”。京劇演出現場的“一覽無余”,讓觀眾實現了360度全景的沉浸式觀賞體驗,也可以捕捉到優秀京劇演員們的細微精彩表演。
而為了給這出大戲造勢,出品方不僅邀請到了濮存晰作為導賞員,還請來了中國戲曲學院原副院長趙景勃、資深戲迷劉建宏,一起來到直播間和大家雲聊戲。這也是京劇演出上首次引入“雲解說”環節,為觀眾特別是非戲迷朋友提供了更貼心的服務,讓大家邊看邊聽,讓更多人看懂京劇、愛上京劇。
創造京劇場景化社交消費新模式
《龍鳳呈祥》雲演播運用創新的技術手段,盡最大可能的在線上空間實現了對劇場環境的“復刻”與升級,為觀眾提供了叫好、鼓掌、打賞等情緒的“表達手段”。首先,上線多種京劇專場“雲打賞”表情包、彈幕、互動道具,讓用戶“玩起來”,不在劇院勝在現場。其次,以當下備受國民喜愛的國風、國潮元素,設計了系列龍鳳呈祥專屬表情包、封面紅包,為觀眾、戲迷的春節期間的社交提供歡樂佐料。此外,《龍鳳呈祥》播出期間上線的“雲包廂”功能,更打造了家庭合家歡或票友齊聚一堂的線上社交場景,讓名家名曲陪伴親朋好友慶團圓、享美好。
而整個劇場空間也是一種消費場景的養成過程,此次雲演播採取線上付費購票的方式,設置的票價為9.9元,海外9.99美元,相較於線下售票,降低了消費門檻。同時,線上購票中也設置了贈票服務,方便親朋贈票,也鼓勵子女陪伴老人,為“原年人”提供了陪父母的新場景。
可以說,此次“雲演播”既是一場京劇社交實驗,也是一次助推文化消費的有力探索。它開展了京劇線上演出場景下的互動模式探索,也拓展了線上付費渠道、探索出了演藝產業的新盈利方式,打通了戲曲演藝生態中“雲演播”與“雲社交”齊頭並進的發展方向,用科技深度賦能文化傳播與消費,也更利於在Z世代年輕受眾中傳播。
《龍鳳呈祥》雲演播為戲迷票友提供了自發團聚一堂的重要時刻,也吸引不少名家名角的粉絲群瘋狂打call,引發強烈的網絡話題度發酵。#龍鳳呈祥雲端相見#的話題一度登頂微博熱搜榜。在《龍鳳呈祥》雲演播聊天室,線上票友辣評不斷,“角兒就是角兒,佩服!” “一台子角兒”“行當齊全” “字正腔圓、韻味十足,聽不夠的經典”等互動彈幕,為這一名家薈萃、演藝精彩的經典劇目寫下了贊不絕口的評價。
同時,《龍鳳呈祥》雲演播的上線也吸引了不少喜愛國粹、國潮,想要了解京劇的年輕觀眾的觀看,其播出方式的創新也取得了廣大年輕用戶的青睞。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為《龍鳳呈祥》瘋狂打call,“這個節目必須看!中國國粹不能沒落,支持!”“這個京劇很有特色,滿滿的中國風”等安利、好評不斷。
打造京劇文化海內外“融媒傳播”新格局
《龍鳳呈祥》京劇雲演播不僅是一次傳統戲劇演藝的“上雲”實驗,一次場景互動的社交實驗,更是一次與時俱進的融媒傳播實驗。作為5G時代的內容生產與聚合者、新媒體國家隊,中國移動咪咕強化運用了多樣的融媒傳播方式助推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播,一方面強化大小屏多渠道的傳播鏈路,另一方面,大力借助中國移動5G超高清視頻彩鈴等短視頻新形式進行推廣,吸引廣大年輕人了解國粹,推動京劇文化的跨圈層普及度。
春節期間,國家京劇院、梅蘭芳大劇院等官方平台和京劇演員紛紛下場互動宣傳,劉建宏等大V、行業自媒體等也紛紛聯動傳播。與此同時,借助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喜馬拉雅、微博、微信、抖音、快手、視頻號等互聯網音視頻平台的播出和聯合推廣,央視及多家媒體的重點報道,《龍鳳呈祥》雲演播引發了傳播共振效應。
此外,咪咕海外平台MIGU C也同步上線中英文字幕制作的《龍鳳呈祥》,以饗全球京劇迷,助力中國文化出海。在春節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中國移動咪咕聯合國家京劇院,為全球億萬華人打造了看大戲、過大年的新內容,也借力助推了京劇國粹文化的創新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從而進一步推動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升級。
戲曲演藝行業走入“新業態”
文化+科技強國目標邁向新台階
《龍鳳呈祥》雲演播是順應時代發展與科技潮流的一次文化“破冰”,通過多維度創新突破,在春節假期給廣大觀眾帶來了精彩的國粹文化大餐,在疫情影響下也成為對線下演藝生態的重要補充。
《龍鳳呈祥》雲演播也極大地突出“國粹”藝術的魅力。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龍鳳呈祥》雲演播主演於魁智表示,“在新時代,《龍鳳呈祥》第一次嘗試採取‘雲演播’模式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京劇藝術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好載體,採用互聯網雲演播的形式,將對傳統藝術,包括京劇藝術傳播推廣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也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為此,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制定了《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促進演藝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在演藝產業應用,加強演藝機構與互聯網平台合作,提高線上制作生產能力,探索線上消費模式,引領全球演藝產業發展變革方向。
京劇“雲演播”模式實際上從小處著手,踐行了科技強國、文化強國的國家發展目標。其為演出演藝行業、曲藝文化傳播都打開了全新的發展思路,為推動新模式、新業態、新傳播、新消費的養成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一年一度的春節檔是舉國歡慶的團圓時刻,也是多檔晚會的“競技場”,總體而言,《龍鳳呈祥》在科技方式上全方位亮劍,展現了可貴的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精神。通過文化+科技的完美融合,《龍鳳呈祥》5G+4K雲演播為廣大觀眾尤其是戲迷朋友奉上了與眾不同的視聽盛宴,也成為傳統佳節精彩的“陪伴”,弘揚了中華傳統戲曲文化。
在接下來初八至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上線過程中,《龍鳳呈祥》5G+4K雲演播將繼續滿足廣大票友的欣賞需求。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經典文化內容借助科技之力,把美好之意傳遞給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