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舉行發布會 介紹新書《領導干部中國書畫修養手冊》
發布時間:2011-11-02 14:32 來源:中國美術館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中國美術館 2011-11-02

    11月2日上午,中國美術館、中國新聞出版報社聯合主辦《領導干部中國書畫修養手冊》新書發布會。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浙江省杭州市委宣傳部等部門領導出席,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主持。
    
隨著國力增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尤其是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領導干部的個人素質與魅力以及文化品位,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領導干部越來越重視全面提高自身修養。書畫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干部具備一定的書畫藝術修養,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提高品味,展示魅力,同時也是在多種場合下的一種交流和溝通的平台。全國各地干部群眾中不乏書畫藝術的愛好者、創作者、研究者,提高書畫藝術修養,不僅是各級領導干部提升自身文化層次的需要,也有助於密切聯系群眾、開展對外交流,成為更好地開展工作、履行職責的迫切需要。《領導干部中國書畫修養手冊》一書,以領導干部為特定閱讀對象,旨在為各級領導干部提供量身定制的藝術修養,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黃坤明任主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任執行主編,杭州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聯合出版,分精、平裝兩個版本。
    《領導干部中國書畫修養手冊》分為上下兩冊,16開本,共600多頁。上冊為“知識編”,著眼知識推介,以史為綱編排,介紹從史前到近現代數千年間書畫篆刻發展脈絡,涉及源流傳承、名家名作、基本理論、常用術語等﹔下冊為“實踐編”,著眼創作實踐,按類別編排,介紹不同書體畫種的分類、特點、表現手法,精選范本進行賞析,涉及工具材料的選擇、基本用筆用墨用水技巧、落款鈐印等書畫印創作基本知識。編寫過程中力圖把握幾個原則:以修養提升為主,知識的記憶應用為輔﹔以文化的展開與吸納為主,專業講授和學科規范為輔﹔以實踐經驗的取得、知識的掌握為主,純理論的解說與證明為輔﹔以短小易學、各自獨立的知識組群為主,盡量避免長篇大論式的論證與說理。全書還隨文插配了近600幅歷代書畫篆刻代表作品,既方便讀者對相關內容的理解,也使該書極具觀賞性、資料性。
    此
書是第一部以領導干部為特定閱讀對象的書畫篆刻藝術類綜合圖書,主要特色有:
    
一是學術品質要求高。參與本書撰稿的作者,均為來自中國美術學院、西泠印社、浙江大學等機構與高校的教授專家博碩士等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員,以深厚的學術背景做普及的工作,力求正本清源,保證知識與技法傳授的正確性與權威性。
    
二是藝術知識涵蓋面大。本書以中國傳統的“書畫印”三位一體,向領導干部讀者提供了一個傳統文化中視覺藝術系統的完整結構樣板,既有對書法、國畫、篆刻三個獨立系統的准確全面的知識展開,又有對這三個系統互相之間關聯內容的“點題”。一卷在手,在初階學習上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內容,在深入之後又可以了解、把握傳統書畫印的宏觀知識體系。
    
三是編寫體例兼容性廣。本書內容兼顧理論與實踐,上冊以專業知識推介為主,下冊以實際操作為主。無論是希望提高知識面、做精通書畫印“內行”的讀者,還是希望親身實踐、想做書畫家的讀者,或是希望了解信息、想做收藏家欣賞家的讀者,都可以開卷有益,各取所需。
    
四是實際使用適應性強。本書在內容選擇與體例編排上,特別注重實用性與針對性,講求片斷化隨機性,強調“點”(知識點)、“線”(通史貫穿)、“面”(實踐與理論兼容)相結合,方便領導干部按需閱讀、即時閱讀、片段閱讀、隨機閱讀﹔還專門設置了切合領導干部身份與工作實際場合的應用型內容。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形勢下,各級領導干部肩負著組織推進文化建設的重要職責,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的要求更加迫切。《領導干部中國書畫修養手冊》的出版,能為各級領導干部了解掌握中國傳統文化提供幫助,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