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月18日下午16時,中國美術館張燈結彩,洋溢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值此2013年新春到來之際,由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湖北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共同主辦的“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拉開帷幕。
“群珍薈萃”作為中國美術館館慶50周年的開篇之作,是一次高規格的學術亮相,展覽匯聚了來自全國的十家重點美術館具有地方特色的館藏藝術珍品,形成群珍薈萃、競相照應、輝煌大觀的景象。大展由十個具有不同學術特色的專題展覽組成,不僅展示了國有美術館的典藏譜系和研究策劃成果,也是中國擁有美術館歷史以來的首次盛舉,為2013年春節期間的首都北京獻上一道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孫曉雲、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羅寧、湖北美術館館長傅中望、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浙江美術館館長馬鋒輝在新聞發布會上分別介紹了專題展覽的概況以及各自美術館的收藏情況。
美術館作為收藏、研究、傳播現代以來的中國優秀美術創造為己任,在公共文化教育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術館因擁有藏品而名實,美術作品因得到美術館的收藏而名重。
在談到如何發揮館藏品的作用方面范迪安館長表示,一方面是藏品的專題展示,另一方面則是學術的跟進。此次“群珍薈萃”最重要特征就是建立在藏品積累和學術梳理的基礎上。
十家重點美術館匯集十個學術特色“專題展”
此次大展的緣由與起意正是建立在全國美術館界共享館藏精品的認識上,所展出的作品為十大重點美術館的特色館藏作品。中國美術館以“蘇醒時代”為題,通過油畫和雕塑展現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美術發展中的新進步,重溫傷痕美術等中國美術在變遷中的路徑和脈絡。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展覽主題為“遇見﹒上海”,“遇見”包含兩層含義,即上海在遇見全球化與現代化時的美術的呈現狀況。“上海”則代表此次展覽選送藏品均代表了上海地域文化特點。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在一百多年來近現代文化當中,對外開放、吸收國際文化的資源,同時以上海自身文化根脈所衍生出的文化特色與演變。
江蘇省美術館作為國家最早成立的美術館,中國畫在江蘇擁有豐富的傳統積澱。此次展覽主題為“江蘇大家——二十世紀中國畫”,集中展出了從引領中國畫開拓發展時期到使中國畫推陳出新時期再到“新金陵畫派”等17位江蘇國畫大家的40余幅精品,展現了江蘇美術的獨特貢獻。
廣東美術館以“碰撞﹒交融——20世紀上半葉廣東現代美術”為主題,分為寫實主義、嶺南畫派和引發大批現代藝術家登上歷史舞台的廣州市立美術學校、中華獨立美術協會等三個部分,通過展示的46件作品、98件文獻向大家講述了20世紀早期廣東藝術家對“現代性”的追求路線。
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立足於本土文化,以館藏西部美術作品為展示對象。展覽以“長安傳薪——當代中國畫”為題,以上世紀60年代誕生於陝西的“長安畫派”為展出對象,訴說長安這個孕育在具有豐厚歷史的十三朝古都的畫派為新中國美術史所增添的亮麗風景。
湖北作為中國中部地區工業大省,此次湖北美術館遴選出60幅館藏特色工業版畫,以“工業記憶——現當代工業版畫”為主題,展示了上世紀50年代影響全國,反映國內工業建設的湖北工業版畫。
深圳作為一個年輕活力的城市,一批批懷揣夢想的設計師在這個充滿創新特質的城市中發揮他們的創新精神,此次關山月美術館選“創意圖像——中國當代海報設計”為特色展主題,展示了建館以來收藏的平面設計作品, 反映中國當代平面設計的面貌和發展水平。
北京畫院美術館以“丹青京華”為主題,為廣大觀眾帶來了齊白石和20世紀京派的名家作品,梳理北京畫壇在20世紀中國畫發展衍變過程中的景象與脈絡,通過對藝術家創作環境的追溯與解析,詮釋並重現一個立體、全息、活著的京派。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作為學院美術館,將聚焦點放在“新中國美術的青春時代”的主題上,展覽分為新時代與新青年、青春記憶與自我覺醒、青春實驗與自我確立等三個板塊,體現了中央美術學院在教書育人上的杰出成就。
浙江美術館則為廣大觀眾帶來了館藏黃賓虹作山水、花鳥、書法等54件作品,系統展示了黃賓虹藝術各方面的成就。
從“共享館藏精品”到“一個中國正規美術館建設的開始”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表示非常珍惜全國9個美術館匯聚中國美術館辦展覽的機會,他認為此次展覽使各個美術館立足於各自的藏品研究基礎,集中地呈現出美術館研究、陳列和公共教育等方面的成果。在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的領導下,美術館從規范業務管理到整合藏品資源,從信息共享到協同做展覽,仍在不斷努力為社會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美術館的建設之路任重而道遠。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靳尚誼長期以來關心美術館建設工作,他表示美術館藏品離不開藝術家和社會的各界支持,國家在文化建設方面長期晚於西方等發達國家,中國文化發展早期比較關注學院建設以及美協活動。90年代時期,他曾動員學院教師捐贈給美術館100余件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美術館建設在國內仍處於起步時期,目前國內美術館仍以展覽為主,美術館仍需大量推出固定陳列,使眾多藏於“深閨”的展覽與觀眾見面。他還強調,此次中國美術館共享十大美術館精品陳列之舉,標志著一個中國正規美術館建設的開始。
范迪安館長強調,此次展覽匯聚的很多藏品是第一次離開他們的本館到北京,有些藏品是第一次經過整理之後重新面世,反映了以十大美術館為代表的全國美術館這些年積極加強藏品建設的成果。他還表示,中國美術館將會在今年繼續推動藏品展,其中最大型的反映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歷程的主題大展將會在5月中旬與公眾見面,2月底將會開展“留學到蘇聯”的主題展。新聞會最後,范館長為大家送上了展覽主題對聯:蘇醒年代遇見上海江蘇大家交融碰撞創意圖像,長安傳薪丹青京華工業記憶賓虹氣象青春萬歲!
據悉展覽將在春節期間呈現給廣大觀眾,時間將持續至2月26日。
上一篇: 中國美術館舉辦新春楹聯書法大展 |
下一篇: “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即將亮相中國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