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20世紀中國美術之路:與時代同行”館藏藝術展獲好評
發布時間:2013-08-16 09:40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3-08-16

  為慶祝建館50周年,中國美術館精心策劃了題為《20世紀中國美術之路:與時代同行》的館藏藝術展,展覽通過666件館藏精品、大量珍貴文獻以及獨特的展場空間營造和多媒體展示手段的應用,生動呈現了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發展歷程。20135月至7月展覽展出期間,觀眾參觀量達20余萬人次。除了開展豐富的公共教育活動之外,中國美術館結合中央關於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精神,收集觀眾留言500余份,經統計,留言贊譽度達80%以上。此展的內容和形式得到大多數觀眾的喜愛和認可,希望此類展覽能夠長期、定期舉辦,加強擴大展覽宣傳,延伸展覽效果等觀眾意願最為強烈。近些年,觀眾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意願越來越強烈,這不僅體現了公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也使美術館在公共性、專業性、親民性等方面的努力得到了檢驗。 

  一、美術館館藏精品深受觀眾歡迎,成為藝術精神家園 

  中國美術館匯集了近現代以來中國藝術名家各時期代表作品,構成中國近現代美術發展序列,許多藝術家的名字是觀眾耳熟能詳的,許多畫作是觀眾在教科書上經常看到的,中國美術館館藏是時代的記憶,是觀眾尋求文化歸宿感的精神家園。建館50年大展通過對館藏品的主題梳理與整體亮相,使觀眾走進美術館時得到一種親切感,在系統地觀看展覽之後,可以領略到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發展,從而產生對祖國文化藝術的熱愛與自豪情感。一位觀眾這樣那寫到:“那一幅幅作品洋溢著藝術的美,給人以美的享受,有些作品會觸動人的靈魂,有些作品會讓你回憶起童年時的快樂事。看過之後,讓人對國家、民族的未來充滿而來希望與信心,讓人對美好人生、美好生活充滿希望與信心。”一位台灣觀眾這樣寫到:“來自台北市的我看到為此多的中國藝術瑰寶,被妥善珍存呵護著,並能嘉惠後世,甚為感動!至善至美。”一位中學生這樣寫到:“我現有的詞匯量已無法表達出此事心中的種種感受,這是一個讓我驚嘆的展覽,對老一輩藝術家的敬佩油然而生,對所有為中國美術做出過貢獻的人們致敬。這僅是我,一位初一學生的真切感受。以後,我會再來,成為這裡作品們的忠誠欣賞者。”通過觀眾的留言可以看到,中國美術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展覽內容豐富多彩,館藏作品經典厚重,這次展覽給社會傳遞了一種正能量,人們走進美術館,走進優秀藝術作品時,心靈得到了淨化,境界得到了提升,美育普及與審美的社會化教育都得到很好的發揮。 

  二、國家近現代美術長期固定陳列的問題與建議 

  中國美術館近些年不斷提高館藏展覽的力度,每年舉辦館藏展覽的數量不斷提升,同時加大藏品巡展,與各地美術館建立合作,將國家美術典藏更好地惠及地方。但受現有館舍規模和設施條件所限,無法充分呈現中國近現代美術歷程和當代中國藝術發展狀況,至今不能實現國家近現代美術長期固定陳列,這與一個國家大館的地位很不相稱。 

  中國美術館的建設和發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家美術館新館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未來的國家美術館除高標准的藏品庫和完善的學術研究與公共服務條件之外,突出展示兩大主題:一是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的長期固定陳列,同時設立重要美術現象、重要藝術家專室,館藏精品陳列﹔設立三大專題展示區,即書法篆刻、民間美術和國際藝術。二是前瞻美術的未來發展,為多種形態的視覺藝術提供充分展示條件。未來的國家美術館將會為國家文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美術界和廣大公眾都期待中國美術館加快從“展覽館”向“藝術博物館”功能的轉變,在新館落成前的現有條件下,中國美術館希望得到更多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比如建立“國家近現代美術藏品陳列專項基金”,同時通過其他方式加大藏品的利用與展示,每年定期舉辦各種藏品展覽,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審美需求。(來源:中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