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萬相生輝——中國美術館藏面具、木偶、皮影藝術珍品展”在華沙綻放光彩
發布時間:2014-11-06 09:48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4-11-06

    金秋十月,波蘭華沙國家民俗博物館迎來了一抹“中國紅”。巨幅的展覽海報、絢麗的展廳色彩、豐富多姿的作品,為這座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建筑增添了濃郁的中國風情。波蘭當地時間10月24日18時,“萬相生輝——中國美術館藏面具、木偶、皮影藝術珍品展”作為中波建交65周年的重要文化交流項目之一,在波蘭華沙國家民俗博物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與波蘭華沙國家民俗博物館共同主辦,在為期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展覽向歐洲公眾展示230余組、530多件面具、木偶、皮影藝術珍品,盡顯中國獨特而深厚的傳統文化。 
    本次展覽以“萬相生輝”為主題,意在透過這些造型豐富且獨具中國傳統藝術特色的作品,從一個側面介紹中國民間戲曲的歷史與文化。展覽按照臉譜、面具、木偶、皮影等不同的藝術品類,組成了“粉墨神採”、“儺儀古韻”、“指掌干坤”、“影戲千年”四個篇章。作品內容從宗教到民俗、從京劇到地方劇種,從歷史典故到民間傳說、神話人物,極為豐富。 
    開幕式上,中國駐波蘭大使徐堅、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馬書林、華沙民俗博物館館長切﹒澤夫斯基先後致辭,中國駐波蘭大使館文化參贊吳光以及波蘭文化和國家遺產部、密茨凱維奇學院的代表以及波蘭各界人士等上百人出席。 
    徐堅大使說:“在中波兩國人民的交往中,文化交流對溝通彼此心靈、增進相互了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是中波建交65周年,這個展覽為波蘭民眾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精彩平台。這次展出的中國珍貴的民間藝術品全部來自中國美術館的館藏,其中很多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以說,這個展覽既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盛宴”,是近些年在波蘭規模最大、展品數量最多、最能代表中國文化面貌的優秀展覽。中國美術館在中波兩國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馬書林介紹說,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6萬余件中國民間美術作品中精選而出,最遠時期的作品是明代的木偶頭,已經有近600年的歷史,最大的京劇臉譜高達3.25米,十分震撼。“在中國有句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通過這個展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世間萬象、忠奸善惡、喜怒哀樂,主要反映中國文化中樂觀、善良的品性,展覽充分體現出中國風格、中國精神,藝術作品追求真、善、美,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展覽傳達中國文化裡真、善、美的文化思想。近年來,中國美術館的面具、木偶、皮影等藝術珍品曾赴捷克、意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展出,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相信這次的展覽也一定會受到波蘭觀眾的喜愛。” 
    華沙國家民俗博物館館長切﹒澤夫斯基表示,此次展覽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舉措,通過展覽可以了解中國幾千年古老的文化和傳統,相信展覽會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為加強中波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中國美術館攜手波蘭華沙民俗博物館共同策劃了二個互換交流展,除這次開幕的“萬相生輝”外,波蘭華沙民俗博物館還將於2015年7月至9月攜“波蘭民族舞蹈服飾展”到中國美術館來展。開幕式上,雙方館長都對明年的展覽給予了期許和祝福,並希望今後能夠開展更多的合作。 
    展覽開幕式吸引了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等十余家重要媒體競相報道。開幕式結束後,展覽迎來了第一批觀眾。很多觀眾是通過網絡和電視看到了展覽的消息,甚至特意從外地趕到華沙看展。兒童觀眾對展廳中的木偶和皮影戲視頻格外感興趣,並在互動區舞動各種皮影道具,體驗皮影表演的樂趣。 
    展覽將持續到2015年3月1日,展出期間,中國美術館還推出有精美畫冊,以中、英、波三種語言,圖文並茂的呈現出展覽精粹。 (來源:中國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