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珠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保護工作座談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
發布時間:2013-12-16 10:20 來源:文化部信息報送系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文化部信息報送系統 2013-12-16
    12月12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中國珠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保護工作座談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副司長馬盛德、蔣明清,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高顯莉,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牛根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羅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小璞,中國珠算心算協會會長、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會長丁先覺,中國珠算心算協會特別顧問遲海濱、副會長蘇金秀等領導、專家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是中國人有關數的知識與實踐,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非凡創造力,對促進中華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珠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助於擴大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提高對其重要意義的認識,促進和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此次座談會的召開旨在總結中國珠算申報的成功經驗,探討該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以及加強這一非物質文化表現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王文章在座談會上作了發言。他簡要回顧了我國從2000年底申報第一批代表作名錄的歷程,闡述了中國珠算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以及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介紹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未來的工作方向。他提出,中國珠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將有助於讓世界范圍內更多的人了解這一基於“數”的人類智慧的神奇創造,從人類多樣文化中汲取持續創新的動力。中國珠算申報成功後,中國以總數38個項目成為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最多的國家,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優秀實踐名冊”三項名錄中都有項目列入其中的少數國家之一。這不僅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也展現了我國實施保護工作的積極態度和創新務實的保護實踐。王文章特別強調,申報隻是手段,隻有按照科學規律做好保護工作,我們的申報才有意義,今後要以更務實更有效的措施推進保護工作。 
    丁先覺、遲海濱作為項目申報方代表在座談會上發言。丁先覺認為,將珠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助於促進國家和社會對珠算文化傳承和保護研究的重視,從文化層面系統地整理傳承學術流派,開展珠算文化的理論研究,做好珠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特別是在當前,珠算的功能已經由過去單純的計算功能擴展到教育、體制、衛生保健等方面,有助於推動珠算在文化、教育、科研、衛生等方面的應用,使其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服務。中國珠算心算協會作為傳承與發展珠算文化的社團組織,要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規定和文化部、財政部的要求,把保護傳承好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遲海濱闡述了珠算文化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並以日本和馬來西亞的珠算教育以及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和浙江大學國家實驗室的實驗為例,介紹了珠算教育對開發兒童潛能的作用以及在當今社會的現實價值和意義。
    馬文輝闡釋了珠算的社會文化功能及產生的深遠影響,介紹了我國在遴選、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對於中國珠算的後續保護工作。他認為,中國珠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現出國際社會對其突出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認同,將讓更多的人們放寬視野並深入理解這一人類成就及其與自然和宇宙的關聯,有助於增強人們對來源於人類日常生活的文化創造力的尊敬。珠算蘊含著獨特的思維方式、行為特征和價值觀,列入名錄將對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相互尊重、增進彼此欣賞產生實質性的助力,從而分享“我們共同的遺產”,倡導文化多樣性,見證人類創造力。 
    周小璞、祁慶富、陳醉、陳飛龍、李榮啟等專家、學者在座談會上發言,他們圍繞珠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當前的保護工作實踐,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保護與傳承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建議。
此次座談會以珠算成功“申遺”為契機,在總結中國珠算申報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申報是確認遺產的關鍵環節,是保護的重要過程,是深化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實踐的更高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