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
“第六屆中歐文化對話”在羅馬尼亞成功舉行
發布時間:2014-11-17 10:00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4-11-17

    2014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與歐盟文化中心合作組織、羅馬尼亞文化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歐文化對話”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成功舉行。 
    本屆中歐文化對話以“公共空間:歐盟與中國分享觀念”為主題,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賈磊磊、歐盟文化中心合作組織主席安妮卡﹒任貝、羅馬尼亞議會眾議長瓦列留﹒茲格內亞、羅馬尼亞文化院主席利連﹒贊非羅尤出席開幕式並致開幕辭﹔第六屆中歐文化對話策劃人瑪麗﹒麥卡錫,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攝影所所長李樹峰,羅馬尼亞文化院副院長利維烏﹒塞巴斯蒂安﹒基克曼以及歐盟文化中心合作組織前任主席芬﹒安德森分別致閉幕辭。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霍玉珍、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文化參贊閆建武、羅馬尼亞文化部國務秘書奧普雷安、歐盟委員會羅馬尼亞副會長尤利婭﹒德啟、羅馬尼亞參議院文化委員會主席賽文瑞以及來自中國和羅馬尼亞、奧地利、瑞典、愛爾蘭、德國、法國、拉脫維亞、捷克、比利時等歐盟成員國的文化機構代表、學者80余人出席了論壇。 
    歐盟文化中心合作組織是由27個歐盟國家的33個文化中心組成的會員組織。該組織旨在建立各成員機構之間的永久伙伴關系和溝通橋梁,加強歐洲國家間的相互了解,促進歐洲與非歐洲國家的對話與合作。該組織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中歐文化對話”秉持文化多樣性原則,致力於在文化藝術領域搭建中歐之間具有當代性、開放性、互動性的高端學術交流平台,使雙方的文化藝術交流制度化、長期化,推動我國與歐洲各國的文化藝術健康、持續、穩定、快速地發展。“中歐文化對話”前五屆分別在中國的北京、上海、西安和丹麥的哥本哈根、盧森堡成功舉行。 
    此屆對話主題“公共空間”是中歐合作的著力點之一,中國學者在此平台與歐盟各國學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共同為城市注入人文精神。雙方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有利於消除不同文化間的隔閡,擴大合作基礎,使中歐朝著物質世界更加美好、精神世界更加多彩的方向發展。 
    羅馬尼亞眾議長瓦列留﹒茲格內亞表示,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六屆中歐文化對話不僅是歐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和文化事件,同時也表明羅中兩國之間的對話富有成果﹔羅馬尼亞文化院主席利連﹒贊非羅尤談到,第六屆中歐文化對話搭建了中歐學者、文化工作者以及輿論的交流平台,加強了中歐在創意產業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與會者圍繞“公共空間”這一主題,就“藝術家如何使公共空間充滿生機”、“參與公共空間設計與管理的藝術家/文化工作者的價值”、“藝術家如何參與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對城市未來的創造性想象與憧憬”四個議題展開了廣泛對話,共同探討城市化進程中合理的公共空間設計的現實意義與價值,關注創意行業在應對不斷擴展的城市化所帶來的各種挑戰,研究公共空間建設中藝術家所應發揮的重要作用,藉此全面展現中國與歐洲傳統與現代文化藝術的真實面貌,探討多元化歷史語境中城市化進程與文化藝術發展的密切關系。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生動多彩、意趣盎然的藝術實踐交流活動。其中,配合中歐文化對話的召開,中國藝術研究院在羅馬尼亞文化院舉辦了“中國視覺與造型藝術展”,主要由我國參會藝術家的作品構成,共展出雕塑、攝影和剪紙等近50件精品。展覽成功地將中國人民美好的心靈通過精妙的藝術作品展現給歐洲人民。作為此屆對話重要組成部分的“駐歐藝術實踐”活動分別以愛爾蘭、比利時、羅馬尼亞、奧地利、德國和瑞典為基地,使我國青年藝術家有機會在歐洲短暫居住,進行藝術創作,從而在藝術實踐領域進一步強化了雙方的對話理念。 
    “第六屆中歐文化對話”融入了新的交流與對話形式,實現了學術交流與藝術實踐的有效結合,切實深化了雙方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學術研究與創作實踐的交流與合作。歐盟文化中心合作組織前後兩任主席芬﹒安德森和安妮卡﹒任貝對第六屆中歐文化對話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此次對話卓有成效,獲得了圓滿成功,並表示願意與中方繼續進行交流合作。 (來源:中國藝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