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
贛劇《李邇王》藝術創新(北京)研討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
發布時間:2025-02-20 10:58 來源:中國藝術研究院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藝術研究院 2025-02-20
  2月18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景德鎮市委共同主辦的贛劇《李邇王》藝術創新(北京)研討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各主辦單位有關嘉賓,以及來自京贛兩地的專家學者和主創人員、媒體代表等共40余人出席會議。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周慶富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將結合自身學術傳統和文化定位,加強與地方文化藝術機構的合作,將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學術優勢有效對接地方文化藝術創作、保護、研究、推廣等工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贛劇《李邇王》由樂平市贛劇團創作演出,改編自莎士比亞著名悲劇《李爾王》,延續了中國戲曲改編外國戲劇的優秀傳統,同時結合贛劇本體藝術要求和贛東北戲曲生態對於戲曲藝術的審美訴求,進行了大膽的地方化、劇種化的轉化,形成樂平贛劇對西方經典的再創造。
  贛劇《李邇王》導演王秀凡作為主創代表,就該劇創作背景和相關情況作了說明。王秀凡介紹,為了將《李爾王》的故事用贛劇形式完美呈現,創作團隊深入研究原著,反復打磨劇本,在保留原著精神內核的同時,巧妙融入贛劇獨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地域文化特色,讓西方經典故事穿上了“贛劇外衣”。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主持研討會,與會專家圍繞贛劇《李邇王》的創作演出各抒己見,從劇本改編、音樂創作、舞台表演等多個角度,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專家們普遍認為,在贛東北良好的戲曲生態空間中,贛劇《李邇王》的創排展現了小劇團的大能量。樂平市贛劇團這個基層院團在常年扎根基層、貼近觀眾審美的基礎上,敢於改編演出世界名劇,用作品展示了這個基層院團的引領作用。專家認為,改編就是再創造,贛劇對《李爾王》的改編,從劇本改編到舞台呈現都顯示出突出的藝術變化,其主題內容符合中國觀眾對親情、孝道等的心理訴求,且劇本改編刪減得當,是在保留原著精神內核和敘事框架的基礎上進行的本土化藝術創新,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益嘗試。同時,該劇行當齊全,匯集了生旦淨末丑豐富的行當藝術,生動展現出贛劇個性和傳統審美,不僅讓中國觀眾了解了更多外國經典劇目,創新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還從跨文化、跨國界的視野,提供了外界了解贛劇藝術的契機,促進了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互鑒。此外,專家們還對該劇的音樂唱腔、人物塑造、故事情節等,細致剖析,提出中肯建議,希望主創團隊能夠進一步打磨、提升,以期讓該劇能夠走出景德鎮、走出江西、走向世界。
  此次贛劇《李邇王》藝術創新(北京)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劇作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提供了寶貴意見,也為樂平贛劇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贛劇這一古老劇種將在新時代續寫輝煌篇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