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文化報記者李珊珊報道:9月9日晚,由中央民族樂團編排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泱泱國風》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這也是中央民族樂團在此次2012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中獻演的最後一台節目。
《泱泱國風》是一場展示中國不同地區代表性音樂風格的音樂會。曲目包括維吾爾族風格的《絲綢之路》、藏族風格的《西藏春天》、蒙古族風格的《思鄉曲》、雲南滇西少數民族風格的《阿佤山》等。除了曲目風格多樣外,音樂會在樂器搭配、曲目編排、演出形式等多方面都獨具匠心。除了箜篌、簫與樂隊合奏的經典曲目《夕陽簫鼓》外,還推出了新創作的笛子與樂隊合奏的《空山望月》、琵琶與樂隊合奏的《弦彈江南》,以及由《天涯歌女》改編而來的《上海尋夢》等。這些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音樂作品,讓觀眾感受到了祖國遼闊版圖上的泱泱國風。
除《泱泱國風》外,中央民族樂團在此次2012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中還演出了民族音樂詩劇《牛郎﹒織女》、大型多媒體音樂會《西藏春天》、民族聲樂合唱音樂會《這山唱那山》。不管在國家大劇院還是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4場演出現場觀眾均爆滿。“與我想象的民族音樂會大不一樣,本來以為民樂無非就是吹吹笛子、拉拉二胡,讓觀眾聽聽《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但看了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出,我的觀念徹底改變了,我聽到的是一場豐富生動、富有生命激情的音樂會。”9月1日晚,在《西藏春天》音樂會的演出現場——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大學三年級學生耿颯這樣評價。
8月31日晚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這山唱那山》音樂會,也讓觀眾陶醉其中。高亢明快的藏族民歌《卓瑪拉》、熱辣詼諧的東北民歌《瞧情郎》、歡快輕鬆的新疆民歌《阿拉木汗》、江南絲竹《綠染江南》、湖南民歌《澧水船夫號子》、新疆木碗嗩吶……綿長不絕的曲調從這山唱到那山、從舞台飛向觀眾心田。琵琶演奏家、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吳玉霞演奏的《京城懷舊》贏得觀眾滿堂彩,這首由傳統京韻大鼓改編而來的樂曲在婉轉流動的琵琶聲中,帶領觀眾感受中國古樂的迷人魅力。當《可愛的一朵玫瑰花》、《達坂城的姑娘》等歌聲響起,全場觀眾的激情被瞬間點燃,富有時代記憶的音樂引起強烈共鳴。
民族音樂詩劇《牛郎﹒織女》8月28日在國家大劇院與觀眾見面,這也是該劇的首場演出。以音樂詩劇的形式全新演繹牛郎織女的故事在國內是首次,當晚的演出受到業內專家和廣大觀眾的好評。國內知名指揮家許知俊、作曲家唐建平、舞美設計師高廣建等均參與此劇創作。主創團隊有關人員表示,該劇是“挖掘民族文化、跟進時代潮流、體現藝術引領”的一部代表作品。
雖然2012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的演出任務已經結束,但中央民族樂團在民樂創新推廣道路上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我們希望通過藝術表現手法的創新,再現那些伴隨我們成長、滋養我們靈魂的民族音樂,展現各民族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和風土人情,從而反映整個中華民族在民族團結、繁榮發展中的人文風貌和精神追求。要讓民族音樂與時俱進,讓那些還不為人熟知的民族文化廣為傳播、打出品牌。”吳玉霞說。
上一篇: 中央民族樂團:以惠民方式普及民樂 |
下一篇: 大型民族音樂會《美麗新疆》全國巡演活動完滿收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