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專項工作 > 群星獎
群星獎
【媒體報道】群星獎巡演:百姓情懷最動人
發布時間:2015-04-29 16:19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15-04-29

人民日報2014624日訊 (記者 張賀)  一向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丫丫,突然回家告訴爺爺這次語文考試考砸了,得了零分。“就算成績下滑,也不能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呀。”在滿心疑惑的爺爺逼問下,丫丫道出了實情:班上一個同學考了零分,老師就把他在外地打工的媽媽叫了回來。對在遠方打工的媽媽的強烈思念促使下丫丫也故意答錯卷子。當丫丫傾訴著對父母的思念時,台下不少觀眾已是淚眼婆娑。這是614日錫劇小戲《丫丫考零分》在蘇州公共文化中心劇院上演時的一幕。

作為群星獎獲獎作品,以《丫丫考零分》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群眾文藝作品正在全國巡演。雖然與專業文藝團體的演出相比,這些群眾文藝作品在藝術上尚顯粗糙,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質朴的鄉土味道卻凸顯了動人的百姓情懷。以在蘇州的這場演出為例,11個節目中有3個是關於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現代舞《星期天》反映的是送水工一家三口櫛風沐雨,辛苦卻又溫馨的生活。舞蹈動作與道具巧妙結合,寓動於靜,簡單卻生動。小品《回家過年》以一張假票為線索,將一位農民工和一個支教青年的命運聯系起來,凸顯了誠信、感恩、奉獻的復雜主題。這些節目都不長,短短十幾分鐘之內,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體現出編導人員不凡的駕馭能力和表演者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展現出群眾文藝的新水准。

我國有上億農民工和6000多萬留守兒童,他們的生活與情感正在經歷著城鎮化與社會轉型所帶來的陣痛,不可能不引起藝術工作者的關注。相關主題因此成為近年來群眾文藝創作的熱點和重點。《丫丫考零分》中爺爺的扮演者朱寶根來自張家港市藝術中心,他對記者說,張家港市是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地區,有些村外來人口是當地人口的兩三倍,每次《丫丫考零分》進村演出時,他和丫丫在台上哭,觀眾在台下哭。“這出戲碰到了他們心底最痛的地方,誰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呢。”朱寶根說,這部戲已經演遍了張家港市200多個村,受到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

群星獎是文化部設立的群眾文藝的最高獎項,迄今已評選16屆。“優秀作品不能隻為評獎而演,更要為群眾而演。群眾文藝本來就是群眾演群眾,離群眾最近,所以在十藝節落幕後,我們組織了獲獎作品全國巡演,這既是匯報,也是交流,今後也將長期演下去。”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