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專項工作 > 群星獎
群星獎
【媒體報道】激發群眾創作活力 覆蓋全市歷時一年 所有活動全部免費
發布時間:2015-04-29 16:34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15-04-29
北京“群星”文化活動普惠於民

北京日報20141028日訊 (記者 李紅艷)  從全國示范性巡演、外省市交流演出,到全市文化精品惠民巡演、“群星講堂”培訓活動……本市開展的2014“群星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北京行系列活動貫穿全年,覆蓋全市。“所有活動全部免費,真正實現讓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回歸群眾,普惠於民。”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王珠說。

“群星獎”是文化部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而設立的全國群眾文化藝術政府獎。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評獎活動在山東省成功舉辦,共評選出220個“群星獎”作品。其中,北京收獲五部獲獎作品《都市白領》《新居》《青春的記憶》《偉大的青春》和《樂谷之聲》。

2014年文化部組織開展了“大地情深”——“群星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活動。北京市根據巡演總體部署和有關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了豐富多彩的“群星獎”獲獎作品巡演北京行系列活動。3月至10月,“群星獎”北京五部獲獎作品展開全國示范性巡演,奔赴山東、四川、廣西等5省,完成了8場演出活動。在北京市群藝館副館長張威的印象中,舞蹈《都市白領》特別受歡迎,每次演出的現場都非常火爆。“這個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性,講述了北京白領為夢想而奮斗的故事,不僅題材具有現實性,而且編排富有創意。”

大興區文化館舞蹈隊創作的《新居》,表現的是人們喬遷新居以後的新生活、鄰裡情。16位表演者大部分來自社區居民,平均年齡55歲,年齡最大的今年已經62歲了,而她們在舞台上的舞姿卻是那樣充滿青春激情。“因為演的是自己身邊的事兒,傳遞的也是普通老百姓的情感,所以大家伙兒演起來感覺特別親切,這個節目因此也顯得特別接地氣兒。”大興區文化館副館長尹思鷗說,“我們在外地巡演時,很多觀眾都表示,這樣的藝術作品簡單易懂,而且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很多省市的文化館工作人員都想向我們取經呢。”

在將北京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帶到全國的同時,本市還配套舉辦了“群星講堂”培訓活動,邀請知名藝術家、業內人士授課交流,激發基層文藝創作者的智慧和力量,讓蘊藏於人民中的文化創造活力迸發出來。據統計,2014年本市共計組織舞蹈、聲樂、戲劇、曲藝、合唱指揮、攝影、美術、文學、主持人、詞曲創作、燈光音響、鋼琴即興伴奏等市級培訓23場,培訓人員涵蓋全市各區縣文化業務干部近千人。他們是社區和鄉村文化活動室的管理員,同時承擔著幫助社區居民反映文化需求、帶頭開展文化活動的任務,成為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本市還舉辦了一系列“群星”品牌文化活動,包括“舞動北京”“歌唱北京”“藝韻北京”“影像北京”等。這些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群星獎”的品牌優勢,吸引了眾多參與者。

另據了解,本市將在11月份邀請來自全國各省市的“群星獎”作品,包括北京獲獎作品,在全市進行四場免費演出。這四場演出計劃在大興、石景山、通州、懷柔的劇院舉行,節目內容豐富,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曲)、曲藝等藝術門類。“群星獎作品從創作到演出全部來源於基層、產生於群眾,講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事兒,我們希望讓北京觀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這些來自全國的優秀文藝表演。”張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