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專項工作 > 群星獎
群星獎
【媒體報道】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才是真正的精品——群星獎獲獎作品巡演惠及700余萬人
發布時間:2015-04-29 16:37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15-04-29

中國文化報20141224日訊 (記者 張妮)  自今年328日“大地情深”——群星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在山東省泰安市舉辦啟動儀式和首場演出以來,文化部相繼在山東、四川、湖北、江蘇、內蒙古、天津、北京7個省(區、市)舉辦16場示范性巡演,帶動全國各地積極自主實施巡演。截至目前,全國共舉辦群星獎獲獎作品專場演出400余場,吸引現場觀眾100余萬人﹔群星獎獲獎作品結合地方品牌文化活動演出2000余場,吸引現場觀眾600余萬人。巡演真正實現了讓獲得群星獎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回歸群眾、普惠於民,獲得廣泛好評。

多種形式服務基層

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共有舞蹈、音樂、曲藝、戲劇四大門類220個作品獲得群星獎,每一個節目都是經過精心構思、多次打磨而成的精品。然而,創作不是為了評獎,越是精品,越要走近群眾、接受群眾的檢驗。“為了讓群星獎獲獎作品更好地惠及基層群眾,同時充分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推動我國群眾文藝創作和群眾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今年的巡演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省也積極發揮了自主性。”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巡演包括示范性巡演和各省(區、市)自主實施的巡演兩大類。示范性巡演先後在全國7個省(區、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節目展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情韻,既有專門針對文化系統群文編創人員的觀摩演出,也有深入基層廣場的演出。各省(區、市)自主實施的演出更是深入基層,採取“省內巡演”“省際交流”“區域聯動”三種形式開展,有的還借助多個平台將巡演的社會效益最大化,讓群眾零距離、零門檻欣賞到精彩的演出。例如,湖南結合全省“歡樂瀟湘”大型群眾文藝匯演將節目送到基層百姓家門口﹔湖北省與“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等相結合,先後在新疆博樂市、阿拉山口市、精河縣、溫泉縣進行了4場交流演出﹔廣西的演員以“春雨工程”文化志願者的身份將優秀群文作品送到了湖南……

除了展演,各地還積極開展“群星講堂”活動,邀請專家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集中培訓、答疑解惑,以提升基層創作水平。如北京市今年組織了23場“群星講堂”的活動,全市各區縣800余位業務干部參加合唱指揮、詞曲創作等培訓。陝西“群星講堂”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平等4位專家,分別就戲劇、音樂、舞蹈、曲藝四大門類作品的創作進行了講解,100多位文化骨干深感收獲很大。

更多群眾參與其中

巡演期間,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陰雲密布,觀眾都早早趕到演出現場,不同的面容上洋溢著相同的期待。整個巡演活動共700余萬人觀看,觀眾覆蓋社區居民、工人、農民、學生等各類群體,如遼寧巡演深入全省14個市的社區、部隊和農村演出16場,山西巡演覆蓋全省11個市的軍營、學校、廠礦、企業、鄉鎮、社區……

群眾參與是提高群文活動水平及文化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巡演除了讓百姓享受群眾文化成果,還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許多沒聽說過“群星獎”的人們對此獎項有了一定的了解。615日,在江蘇蘇州吳江盛澤行政服務中心廣場,已離開家鄉雲南3年的李明站著看完整場演出,他感慨:“第一次看到群星獎演出,作品水平很高,體現了老百姓的幽默和智慧。”不僅如此,巡演還“刺激”了喜愛唱歌、跳舞等文藝活動的居民,當得知群星獎的演員都是群文工作者或業余文藝愛好者時,他們紛紛表示,以後也要積極參與群眾文藝活動的演出及編創,自己做主角,“說不定有一天也可以登上群星獎的舞台。”

此外,一些社會力量的參與也讓巡演開展得更順利,如示范性巡演四川行,成都天府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巡演提供了場地、燈光、音響等支持,公司也借機提供了一個優秀節目參加巡演。重慶市群藝館副館長曹虎等表示:“這種形式很好,主辦方保證了活動的硬件要求、節約了活動成本,贊助方則以冠名等形式得到宣傳、提高了知名度,是一個雙方受益的合作。”

在巡演中打磨提高

一個節目從編創、排練到最終完美呈現在舞台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演員們不辭辛勞地帶著自己的作品奔赴全國各地,讓它們得以展現、得以完善,為觀眾帶來享受的同時,也不斷提升了作品的水平。重慶的音樂作品《趕秋》的主演涂琳莉今年僅示范性巡演就參加了12場,奔赴5個省(區、市),她用“累並快樂著”描述一次次演出的艱辛。

9個月的巡演中,演員們在廣場上、劇院裡為觀眾帶去了歡樂、感動、思考,也感受著觀眾的掌聲、認可及建議。《海英和她的媽媽們》的演員徐青等感慨,一次次的巡演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和責任,尤其是示范性巡演最後一站北京行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他們在“幸福得像做夢一樣”的同時,也深感肩上的擔子之重。涂琳莉說:“從此次巡演的規格,足見國家對群眾文化的重視,我既感到榮幸,也意識到肩上的擔子甜蜜而繁重,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高。”

巡演在將作品回饋群眾、最大化地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引領並推動了各地的群文創作,起到了示范、導向作用。“從此次受邀參演的作品可以看出,好的作品要扎根於群眾、取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正在創編新作的山西省潞城市文化館曹光濤等表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