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西藏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
發布時間:2010-01-12 16:36 來源: 編輯:kuaner
信息來源: 2010-01-12
  27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拉薩藏歷年、拉薩婚俗、堆龍望果節、堆龍春播習俗等在內的101個“非遺”項目列入其中。

   自治區級“非遺”項目

   跳舞、技藝和民俗居多

   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和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10個大類,其中民間文學4項﹔傳統音樂7項﹔傳統舞蹈27項﹔傳統戲劇4項﹔曲藝1項﹔傳統體育游藝和雜技6項﹔傳統美術2項﹔傳統技藝27項﹔傳統醫藥5項﹔民俗18項。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而且不同地方民俗也各不相同,傳統技藝眾多,因此,列入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非遺項目,以傳統舞蹈、傳統技藝和民俗三大類居多。這此項目有拉薩藏歷年、堆龍望果節、堆龍春播習俗、白朗斗牛節、藏族文房四寶、藏族礦植物顏料制作技藝、青稞酒釀制技藝、堆龍古榮糌粑制作技藝、林芝工布箭舞等。

   國家級“非遺”項目

   各地市藏歷年、望果節集體申報

   自治區非物質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阿旺告訴記者,近日,我區已將61個“非遺”項目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多數為剛列入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這些項目中拉薩藏歷年與日喀則藏歷年、林芝地區的工布藏歷年一起申遺。

   阿旺說,與申報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歌舞項目較多不同,即將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手工技藝項目和民俗項目比較多。申報“非遺”項目涉及9個大類總共有61項,其中民間文學類2項,傳統音樂類3項,傳統舞蹈類15項,傳統戲劇3項,傳統體育、游藝和雜技類2項,傳統美術類2項,傳統技藝類15項,傳統醫藥類2項,民俗類17項。

   除了拉薩藏歷年與日喀則藏歷年、林芝地區的工布藏歷年一起申遺外,還有堆龍、吉納、頗章鄉三地望果節也一起申報,而且堆龍春播習俗、白朗斗牛節、波密西巴斗熊節等也將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另外,藏族文房四寶、藏族礦植物顏料制作技藝、青稞酒釀制技藝、堆龍古榮糌粑制作技藝等一批“非遺”項目也要申報。

   金字塔型

   “非遺”保護體系日趨完善

   近年來,我區加強了“非遺”普查力度,加快了“非遺”名錄建設,加大了“非遺”傳承和保護力度,使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區有6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53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22項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34名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自治區非物質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彭措朗杰說,目前我區已經初步形成金字塔型“非遺”保護體系,塔尖有藏戲、《格薩爾》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60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級“非遺”保護名錄的222個項目,構成了金字塔的塔身。另外,拉薩市、薩迦縣等各市、縣陸續公布市級、縣級“非遺”保護名錄,這些構成金字塔的塔基。

   彭措朗杰說,我區正在積極著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對文化遺產比較集中而急需保護的區域,進行大面積的保護,初步確定拉薩吉曲文化生態保護區和日喀則娘曲文化生態保護區,吉曲文化生態保護區沿拉薩河流域,東起墨竹工卡縣的直孔溝,西至尼木縣,娘曲文化生態保護區沿娘曲河流域,從日喀則市至江孜縣。

   下一步,我區將通過“非遺”保護法規的完善,動員全社會來對西藏“非遺”進行全面保護,使其得以更好地傳承、弘揚。

(來源:《西藏商報》/中國西藏新聞網  董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