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新疆非遺研培助力文化精准扶貧
發布時間:2017-04-17 15:38 來源: 編輯: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信息來源: 2017-04-17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以下稱“研培計劃”)是落實《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一項具體實踐,通過集中式、整建制、成規模研培,以推動文化傳承、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改善民生。
    3月30日,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新疆大學蒙古族刺繡培訓班開班,這是新疆大學針對非遺傳承人群舉行的第三期培訓班。在此之前,新疆大學還承辦過花氈技藝傳承人群培訓班及維吾爾族刺繡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
    蒙古族刺繡於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為幫助非遺傳承人群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傳承創新能力,新疆大學聘請了多位歷史文化學者、民俗研究專家、文藝評論家、國家和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和民間藝人、設計師為培訓班授課。
    新疆大學蒙古族刺繡培訓首席專家策﹒巴圖教授認為,蒙古族刺繡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准。開設蒙古族刺繡培訓班一方面能夠挖掘、保護和傳承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可以開發蒙古族刺繡的市場價值,讓更多蒙古族刺繡藝術家和從業者脫貧致富,這也是非遺傳承的目的所在。
    一、保護與傳承的孵化器
    4月3日,新疆大學非遺培訓實踐基地高級講師蘇沙﹒托依拉為培訓班學員講授了新疆蒙古族刺繡圖案鑒賞及設計實踐,分享了近年來收集的蒙古族刺繡圖案及刺繡方面的一些最新文創信息,講解了刺繡在當代設計當中的應用情況、今後的發展趨勢等。
    蘇沙老師認為,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因地域、部落、服飾、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區別,新疆蒙古族刺繡相對於其他地區的蒙古族刺繡,略有差異。很多學員缺乏對蒙古族刺繡的了解,也有很多誤區,會把蒙古族刺繡與其他民族的刺繡圖案相混淆。如此使用不當,會弄巧成拙。因此,此次培訓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研培計劃不僅能讓傳承人和愛好者有機會進行專業學習和充分交流,更重要的是為非遺的傳承發展做了實質性的推廣工作。一些學員表示,他們平時接受民族文化方面的培訓,尤其是民族手工技藝方面的教育機會非常少,對於民族圖案和設計不知道從哪個渠道去了解信息。而現在,他們通過學習拓寬了視野,掌握了更加專業的刺繡技藝,能有這樣的培訓機會,學員們都抱著一顆感恩的心認真學習,傳承非遺的責任感越發強烈。
    二、做一顆種子讓非遺傳播開來
    來自博湖縣本布圖鎮那音托勒蓋村的布日才次克是本次新疆大學蒙古族刺繡培訓班的學員,她還參加了2016年3月初至4月初的首期花氈技藝傳承人群培訓班。“第一期是我和媽媽一起來參加的,通過那次的培訓我的刺繡技藝提升不少,對我的幫助和啟迪非常大,所以這次我又報名參加了。”“這是非常珍貴的學習機會。”
布日才次克表示,她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刺繡技藝的提升、視野變得開闊,更重要的是設計和創新理念以及對非遺理解的深化。“在第一期課程中,我們不再限於民族服飾和飾品,而是把民族刺繡運用在很多日常生活用品上,比如做一些裝飾品、文具盒、錢包以及書簽等,我覺得非常新穎也很有時代感,而這些生活化的作品更容易讓人們喜歡。”
現在,布日才次克不僅獨立負責家裡合作社的運營,她還經常抽空去制作一些漂亮的毛氈書簽等手工藝品。“這都是我們第一期培訓後老師給我們聯系的訂單,訂多少我們就做多少,通過這個平台把我們的作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這讓我非常自豪。”布日才次克說。如今,她還有了自己設計制作民族服裝的意向。“等我把民族刺繡技藝和設計理念都學扎實了,我還要學習服裝的剪裁和制作,希望以後自己能親手設計、制作出漂亮的民族服飾。”
    三、助力文化精准扶貧
    由新疆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廣研究中心舉辦的三期非遺傳承人群培訓班,培訓效果如何?如何推動非遺技藝傳承工作實際開展?新疆高校在幫助傳承人群脫貧致富方面有何作用?新疆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廣研究中心負責人王敏介紹了非遺傳承培訓帶來的變化和積累的經驗。
   (一)學員收到各類展覽的邀請
    王敏說:“我的一位參加非遺博覽會的學生有感而言,最精美的發簪,是在美人的發間才有了它存在的意義﹔最精美的花氈,是在新娘的膝下、讀書人的案頭、普通人的家裡才能實現它的文化使用價值。對非遺研培開展而言,各界需要共同努力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使非遺傳承實至名歸。”
目前,新疆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廣研究中心已經承接了三期研培計劃培訓項目,培訓效果很好,培訓學員逾200人,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回族、漢族等各族學員,他們有的是傳承人,有的是經營者與愛好者,來自巴州、塔城、阿克蘇、喀什等地。三期培訓符合研培計劃“整建制、成氛圍”的培訓要求,學員們受訓成果進社區、進公共展廳,多次參加新疆大學圖書館、新疆宏美術館、班的書店、深圳文博會、山東非遺文博會的展覽邀請,並接受培訓公眾號“非遺巴扎”為之實現的線上技藝與產品宣傳、線下產品訂單服務,廣受好評。
   (二)讓非遺在傳承人手中“活”起來
    新疆大學嚴格遵守研培計劃要求的“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的基本原則,就不同培訓項目的“培訓定位”“培訓宣傳”“培訓成果的市場反饋”精心研究,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與實訓實施方案,針對不同民族不同非遺項目的民族民俗歷史文化研究聘請不同的首席專家問診把脈,幫助傳承人群提升自身技藝的文化自信。在培訓過程中,新疆大學尊重民族文化多樣性,面對技藝掌握水平參差不一的多民族傳承人群,通過技藝水平摸底調查,對學員進行分組培訓,課程內容包括理論、實踐、體驗與策展三個模塊,根據傳承人的接受水平制定課程內容。不僅如此,新疆大學還啟動了“技藝模特宣傳計劃”“非遺巴扎”新媒體同步推送、學員作品公共空間布展、傳統媒體深度報道、宣傳片與紀錄片的攝錄、作品外包裝設計等互動聯發的宣傳計劃,最大限度地做好宣傳聚焦。讓作品直面社會和市場,讓非遺“活”起來。“活”首先是讓非遺在傳承人的手中、心裡“活起來”,通過講座、考察、交流、實踐使非遺在不失其本的基礎上更好地與時代銜接﹔通過研培讓衍生品“活起來”,讓傳統的刺繡、花氈等非遺技藝轉換成不同類型的生活用品,使傳承人群的技藝能夠成為地方名片。
   (三)授人以漁做到精准扶貧
    王敏認為,研培計劃選擇以高校為實施主體充分發揮了高校科研服務社會的功能,以科研帶動教學,服務社會,以非遺項目為抓手,達到非遺活態傳承的目的。結合新疆的文化發展語境來看,如何依托非遺保護工程,促進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與推廣,結合文化旅游與文化服務,帶動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恰恰是我們所需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訓也是一種精准扶貧,讓學員掌握一項能夠致富的手藝,才能靠自己養活自己。新疆大學非遺研培項目提出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協作的培訓方案,就是希望學員們回家之後,可以自由結合,聯合作業,形成工作坊,形成產業鏈,借助新媒體、電商推廣他們手中的產品,同時完成銷售目的,達到宣傳效果。這是一件惠民的好事,不僅可以給學員們帶來經濟利益,還能激活新疆傳統手工技藝的產業鏈,促使“精准扶貧”落到實處。
   (四)創新思路打造“非遺品牌”
    新疆擁有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它們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可以開發利用、進行生產性保護的文化資源還未啟動,有的仍然躺在古舊的書籍裡,有的還陳列在博物館的櫥窗裡。要在保護與尊重的前提下,結合文化創意產業,依托國家非遺項目的支持,對新疆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創意開發、品牌規劃,將它們從歷史書籍中、博物館中拿出來,促使其走向當代社會、走進現代都市生活,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中流行起來,再度繁榮起來。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新疆也可以發展出家喻戶曉的“非遺品牌”,作為新疆發展致富的創新思路,引導新疆普通手工藝從業者創業、創新,涌現更多的文化名片,共同宣傳新疆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