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集中評議匯報材料
發布時間:2013-09-16 15:16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3-09-16

  鄂爾多斯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與晉陝寧三省區接壤,轄7旗1區,總面積8.7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00萬,其中蒙古族19萬,是國家規劃的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鄂爾多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蒙古族傳統文化、風俗和禮儀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成吉思汗祭祀、鄂爾多斯婚禮等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鄂爾多斯資源富集,全市探明煤炭儲量1930億噸,佔全國的13.6%﹔天然氣儲量2.65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3左右,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歷史上,鄂爾多斯比較貧窮落後。進入新世紀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在黨中央和自治區的正確領導下,鄂爾多斯市搶抓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重大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富民強市進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2012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656.8億元,位列全國地級市第32位﹔財政總收入820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5.5億元,位列第24位﹔固定資產投資2570.6億元,位列第25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40元,位列第19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1416元,位列第46位,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國地級市中上游行列。我市先後榮獲全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全國最安全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被中央列為改革開放30年十八個典型地區和全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五個典型城市之一。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大力實施文化強市戰略,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文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特別是2011年5月,我市啟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以來,在文化部和自治區文化廳的指導下,認真落實創建規劃,扎實推進各項創建工作,真正使創建工作成為推動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品位、普惠城鄉居民的過程。經專家組實地驗收,鄂爾多斯市61項指標中有58項達到優秀、3項達標,優秀率為95.1%,現場檢查得分89.2分。 

  一、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創建工作領導,形成了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長效機制。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市、旗(區)、蘇木鄉鎮三級政府均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市上下形成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各級黨委、政府將創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干部考評體系,納入文化惠民工程,為創建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強化責任落實。制定出台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規劃》、《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任務分解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市政府與各旗區政府簽訂了創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嚴格實行重點工作任務和項目包扶責任制,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保障了創建工作有序推進。三是強化督導檢查市級建立了定期例會制度和重大事項會商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由市四大班子領導挂帥,成立了督查指導工作組,對全市創建工作進行跟蹤督查和指導。市創建辦對創建工作進行不定期抽查,旗區和部門建立了自查制度,有力推動了創建工作開展 

  (二)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初步構建起以市、旗兩級為骨干,蘇木鄉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和嘎查村為基礎,農牧民家庭文化戶和民間組織為延伸,流動文化為樞紐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2011年以來,全市累計投資40多億元,新建各類公共文化設施54萬平方米,全市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達到138萬平方米,人均0.68平方米,公共文化設施設置率、覆蓋率和受益率均達到100%。其中,市級公共文化設施建筑面積達到49.6萬平方米,市圖書館和群藝館達到部頒地市級一級館標准。8個旗區均建有圖書館、文化館,7個旗區建有博物館。蘇木鄉鎮(街道辦事處)、行政嘎查村(社區)全部建有綜合文化站(室),建成草原書屋718個、市旗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支中心9個、基層服務點927個,實現了農村牧區全覆蓋。2012年,全市基層服務點累計開展活動4.1萬次,參與人數122萬人次。 

  (三)努力創新服務方式,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三化供給”。一是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便利化供給。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牧區,深入開展文化進社區、下基層活動,城鄉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務更加便利。兩年來,全市新建改建城鎮社區文化室82個、嘎查村文化室400個、蘇木鄉鎮和社區全民健身示范點93個,初步構建起“城鎮10分鐘文化圈”、“農村2公裡文化圈”和“牧區10公裡文化圈”。二是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常態化供給。全市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全部免費開放,文化館、博物館每周開放時間達到42小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每周開放時間達到56小時。全市人均每周參加文化活動在5小時以上,參加人數較2010年增長近一倍,農牧民平均每月能看到1場電影,每年能看到2場文藝演出。三是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活動多樣化供給。經常開展全民閱讀、文藝表演、文物展陳、圖片展覽等文化活動,全市每年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1000多件,舉辦“百日廣場文化活動”、“消夏文化活動”以及民族民間專題文化活動1000場次以上,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大隊伍建設和財政投入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體系。主要抓了四大體系建設:一是人才保障體系。重點加強專業人才、志願者和業余文化骨干三支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目前,全市公共文化單位總人數達到1800人,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達到7384名,組織開展的服務項目123個、文化服務活動6000多個。二是技術保障體系。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標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設備配置,形成了四級電子閱覽網絡。目前,全市建有電子閱覽室938個,其中配備10台以上電腦的閱覽室232個。全市公共圖書館均建立了電子圖書館,配備了技術設備,建立了公共文化遠程服務網絡。三是資金保障體系。市、旗兩級財政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列入財政預算,市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各旗區每年安排150至3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用於公共文化網絡建設、產品供給和活動補貼。2011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52.3億元,形成了資金投入長效機制四是績效評估體系。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辦法》,建立了公共文化考核和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有效推進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 

  (五)推進制度設計與課題研究,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堅持把制度設計研究與創建實踐有機結合,以創新建設模式、加強流動服務、注重民族特色為研究主題,廣泛開展課題研究,形成了《公共文化模式探索》、《流動文化服務機制研究》、《農村牧區家庭文化戶探索》等55篇專題研究成果。根據制度設計研究成果,我市先後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辦法》、《公共文化設施管理辦法》等20多項制度,形成了具有地區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制度體系。 

  二、創建工作主要特色和亮點 

  在創建過程中,鄂爾多斯市重點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時代特色,走具有地區特色的公共文化發展之路。一是公共文化流動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針對我市地廣人稀、農牧戶居住分散、部分偏遠地區農牧民難以享受到集中文化服務的實際,2011年以來投入8000多萬元,購置111輛流動文化服務車和74台流動電影放映車,配備到全市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文藝團隊和基層文化站,常年深入農村牧區開展流動演出。同時,充分發揮烏蘭牧騎隊伍精干、靈活輕便、節目小型多樣的特點,組織烏蘭牧騎常年深入基層開展巡回公益演出,每支隊伍每年巡回演出100多場次,極大豐富了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二是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提升。蘇木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全部建有綜合文化站,建筑面積均達到500平方米以上,實現了“十個一”標准﹔行政嘎查村和社區全部建有文化室,60%的嘎查村文化室面積超過200平方米,實現了“四個一”標准﹔90%的社區建有文化室(文化活動中心),建筑面積超過500平方米,實現了“七個一”標准。三是著力培育扶持家庭文化戶和業余文化團隊。積極組織農牧民開展敖包盛會、家庭那達慕等文化活動,全市建成娛樂型、文藝型、知識型家庭文化戶1.1萬戶。出台了扶持和管理辦法,把民間文化組織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市組建了1000余支業余文化隊伍,形成了政府與民間相結合的文化服務隊伍。從今年開始,我市對嘎查村文化管理員每人每月給予1000元補貼﹔為每個蘇木鄉鎮培育一支民間文藝隊,給予10萬元補貼。四是大力發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獨貴龍”組織。全市建成馬頭琴、文藝表演、詩歌、馬文化等“文化獨貴龍”組織391個,自籌費用、自找市場,免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創造了群眾在公共文化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新模式。五是建立了文化特派員制度。從全市行政事業單位中通過考試選拔的方式,選派具有文化特長的機關干部到基層協助指導文化工作,組織輔導群眾文化生活。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共選派112名文化特派員,以“駐點聯村”方式服務群眾。六是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增長機制。按照“一高於、一提高”要求,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力度。2011年,我市公共財政文化建設經費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44.8個百分點,2012年高17.4個百分點﹔文化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由2010年的1.6%提高到2012年的2.33%。此外,我市在文化站、文化室評估定級、“文化日”和“百日廣場文化”活動開展、 “掌上圖書館”建設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鞏固創建成果的思路及措施 

  兩年來,在國家文化部和自治區文化廳的領導和支持下,鄂爾多斯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仍需繼續完善和提升。下一步,鄂爾多斯市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創建成果,努力使我市的文化設施更加先進、文化服務更加優良、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特色更加鮮明。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達到國家東部區標准。一是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爭到2015年,全市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達到部頒二級以上標准,文化站全部達到市一級標准,文化室達到市級示范文化室標准。公共文化設施面積人均達到0.8平方米以上。二是提升公共文化供給水平。加強公共文化供給機構和機制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活動的組織能力,創作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進一步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三是加強公共文化數字工程建設。以整合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為重點,建立集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於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台,形成公共文化數字傳播與服務體系。四是提升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服務效能作用,建立以效益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評價與激勵機制,管好用好公共文化設施,充分發揮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服務優勢。五是完善公共文化保障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和技術體系,努力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六是優化制度體系建設。加大工作創新力度,推進制度設計研究,突出創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