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北京
北京
北京: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2-07-18 09:2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朱雪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7-18

  北京是世界知名古都,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豐富的歷史文化是一張金名片,也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

  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化中心一直是北京重要的首都功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確定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的總體框架,大力傳承發展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著力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應有貢獻。

  圓滿完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藝術精品創作和劇場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公共服務效能全面提升,非遺保護傳承全面加強,文化和旅游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文化和旅游交流交往彰顯首都風范……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全面准確把握新時代首都發展要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擔當實干,不斷激發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動力,為推動新時代首都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砥礪前行。

   

  藝術精品創作取得豐碩成果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文藝發揮著引領時代風尚、鼓舞人民前進、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不斷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持續推進首都文藝舞台繁榮發展,推出一系列具有北京特色、體現時代風貌的精品力作。

  創建藝術生產全鏈條扶持引導機制。北京建立了全國首支省(市)級文化藝術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已累計支持項目650個,資助資金6.56億元﹔全國首個公共排練服務平台——北京劇目排練中心,已累計推動969個劇目成功上演﹔全國首家劇院運營服務平台,累計推出617台劇目,演出1086場。

  舞台藝術精品成績斐然。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持續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2017年、2019年兩屆“五個一工程”評獎中,北京獲獎數量居全國第一。2013年以來,昆曲《紅樓夢》、評劇《母親》、原創民族舞劇《天路》連續3屆摘得中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2017年以來,話劇《玩家》、京劇《大宅門》、舞劇《天路》、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紀念碑》先後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

  首都文藝市場繁榮興盛。近年來,北京各類展演活動異彩紛呈,不僅創立了“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圓夢中國﹒春苗行動”優秀少兒題材劇目展演等活動,創新打造的中國戲曲文化周活動,更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家級戲曲文化品牌。據統計,北京每年營業性演出穩定在2.4萬場左右,每天晚上營業性演出不少於70場,每年觀演觀眾超過1000萬,演出收入超過17億元。13家市屬文藝院團和國家大劇院每年新創大型劇目30余台,復排加工劇目(含小型)60余台。

  公共服務效能全面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覆蓋身邊化、服務內容品質化、供給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智能化,力求建成完備、便捷、高效、優質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

  近年來,北京制定出台《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意見》《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旅游廁所質量等級評分細則(試用版)》等文件,積極推動《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立法工作,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建設提供政策支撐。

  引領示范作用充分發揮。朝陽、東城、海澱、石景山4區建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石景山、房山、大興、通州、豐台5區建成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延慶、懷柔、平谷、昌平、門頭溝5區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截至目前,北京市公共文化設施達到6937個,基本實現全覆蓋,建成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高品質旅游服務環境初步形成,北京開展文旅行業無障礙建設專項行動,完成1230個無障礙元素的改造工作﹔旅游景區“廁所革命”成效顯著,完成全市5A級旅游景區第三衛生間改造,核心區改造近百座2A級旅游廁所,對男女廁位比例進行了優化﹔推出智慧旅游服務,219家等級旅游景區、91家紅色旅游景區實現虛擬導游。

  公共服務供給實現精准化。北京不斷完善公共圖書、文化活動、公益演出三大配送體系。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每年開展貫穿全年、覆蓋全市的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2萬場次。建成16個冬奧文化廣場、91個冬奧示范設施,組織冬奧主題城市文化活動,參與人次超過6000萬。組織市屬文化單位赴昌平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開展系列文化活動,2018年以來,先後開展各類公益演出278場、精品演出16場。面向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組織開展公益性文化輔導培訓、展覽展示等服務。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建成文化館總館18個、分館331個,圖書館總館18個、分館363個﹔開通街道(鄉鎮)圖書館“一卡通”433家,實現街道全覆蓋。公共文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常年活躍於基層的群眾文化團隊達1.7萬支,參與人員近50萬人﹔全市在冊文化志願者3.27萬名、團隊311個。

  文化和旅游交流交往彰顯首都風范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和對外發展戰略,立足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接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北京故事,把闡釋推介當代中國價值貫穿於文化交流、文化傳播和文化貿易的方方面面。

  北京已連續19年參與“歡樂春節”、舉辦“北京之夜”等文化品牌活動,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下足跡﹔舉辦生肖主題快閃、全球吉慶生肖設計大賽等活動,累計收到3萬件優秀設計作品,成為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生肖IP創意高地﹔充分發揮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作為全球性國際旅游組織作用,先後在11個國家成功舉辦了香山旅游峰會和地區區域會議,成為全球旅游業界知名品牌活動﹔在北京國際旅游博覽會基礎上,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舉辦服貿會旅游服務專題展、高峰論壇—世界旅游合作與發展大會﹔積極舉辦國際節慶活動,堅持特色化品牌化運作,先後成功舉辦國際旅游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新年倒計時等活動,不斷提高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此外,北京運河國際藝術周、駐華使節藝術沙龍、京劇文化之旅、長安雅集等,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品牌文化交流活動。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的重要一年。北京將更加深入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實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