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黑龍江
黑龍江
紅為我顏色 精神永相傳
發布時間:2023-11-15 10:0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11-15
  11月6日,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舉行大型龍江劇《黑土長歌》教育專場演出。該劇講述了駐村干部真情實意幫扶村民發家致富的故事。感人的情節、精彩的內容、精湛的演技為師生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林甸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任慶山說,劇中呈現的奉獻精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務實奮進、昂揚向上,努力創造更大的輝煌。
  林甸縣創排龍江劇《黑土長歌》是大慶市推動紅色大慶建設的一個縮影。大慶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謝春暉說:“大慶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誕生地,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我們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廣泛凝聚奮進力量,描繪新時代新征程上文旅建設新畫卷。”
  大力打造紅色設施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裡擺放著鮮活的老照片、寫滿文字的筆記本、小黑兔摩托車等展品,把觀眾引入石油開發建設的火熱年代。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外宣部主任王穎說:“紀念館是大慶市值得一看的紅色景觀,我們會繼續以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己任,讓更多人了解鐵人,沉浸式感受鐵人精神。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大慶打造紅色文旅景觀的一大亮點。大慶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三級調研員李祥介紹,大慶把紅色大慶建設作為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進行頂層設計,已納入到大慶市“十四五”發展規劃中。
  大慶大力推動紅色設施建設,創建了講述大慶輝煌歷史的大慶市博物館、 展示大慶石油科技攻關的石油科技館、記錄大慶石油發展進程的石油歷史陳列館等大量紅色場館,還建設和維修了大慶歌劇院以及鬆基一井、鬆基三井石油會戰遺跡等大量紅色文化設施,為發展紅色旅游、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打下堅實基礎。
  大慶紅色底蘊深厚,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5處,可移動革命文物558件(套)。鐵人一口井井址、敖木台戰役紀念地、抗聯十二支隊紀念碑已成游客必游地。大慶還實施了紅色鄉村工程,對抗戰、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初期、改革開放等不同時期發生過紅色故事的鄉村進行紅色文化挖掘,打造了肇源縣仁和堡村、肇州縣大溝村、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幸福村等一大批紅色鄉村,紅色大慶建設覆蓋到各個角落。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革命文物處處長劉偉國說:“大慶的紅色文化設施星羅棋布,講述著大慶的奮斗歷史並發揮著旅游功能,對文旅產業的振興提供了硬支撐。”
  用心用情傳播紅色文化
  9月1日,大慶文化體育旅游集團創排的話劇《鐵人——國家的戰士》精彩上演。該劇演繹了王進喜、王啟民、李新民三代鐵人為國獻油的感人故事。來自東北石油大學的學生說:“這部劇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鐵人們不畏艱難、敢為人先、胸懷大局的家國情懷。”
  近年來,大慶深挖整理紅色資源,運用多種形式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歷史生動再現,推出了電影《鐵人王進喜》、話劇《大濕地》及歌曲《閃光的城》、散文《就愛這油味》、詩歌《紅日照大慶》等一大批文藝作品,把英雄的大慶形象傳播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大慶還把紅色文化與群眾文化緊密融合,大慶市文化館的紅色歌曲大家唱、大慶市圖書館的紅色經典誦讀大賽、大慶市博物館的紅色故事我來講等群文活動深受百姓歡迎。
  同時,大慶在紅色文化人才建設上加大力度,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請上來走下去、以演代練、以演帶訓等多種方式培養出一大批紅色骨干和群文組織,為傳播紅色文化提供了人才支撐。大慶市博物館館長張鳳禮說:“我們深刻認識到傳承紅色文化的重大意義和時代價值,因此,大慶市每位文旅人都自覺當好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當好紅色文化的弘揚者、踐行者。”
  紅色文化既惠民更入心
  大慶市肇源縣二站鎮新發村深挖紅色資源,創建了文字、圖片、文物、視頻等多種形式相融合的敖木台紅色精神展館。該村還推出了集觀展、購物、體驗、賞景為一體的紅色鄉村游,增加了村民收入。
  為推動紅色文旅產業快速發展,大慶市把各大紅色景觀串珠成鏈,並以“紅色+”的形式推出了大慶市博物館至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連環湖的紅色生態游、石油科技館至大同區八井子採摘園的紅色科技鄉村游等10條紅色精品旅游線路。其中“走近鐵人﹒感受拼搏”精品線路被文化和旅游部評選為建黨百年紅色精品線路。
  大慶市在紅色旅游紀念品、紅色文創兩大產業上做足功課,推出了T恤衫系列、挂件系列、書簽系列、傘系列等20個系列上千種依據大慶紅色故事開發的文創和旅游紀念品,作為傳播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重要載體。
  謝春暉說:“下一步我們將在紅色文化品牌建設上進行規劃設計,通過打造紅色群文品牌、紅色景區品牌、紅色演藝品牌、紅色惠民品牌等十大紅色文化品牌,精彩生動講好紅色故事,助力大慶市文旅建設高質量發展。”(張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