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江西
江西
江西目連戲:融合創新 持續興盛
發布時間:2023-03-21 09: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21

  江西目連戲作為高腔目連之源頭,主要流布於贛東北一帶,是弋陽腔誕生之初最早演出的一個戲,並與弋陽腔同步傳播到各地。因弋陽腔演唱者不僅能吸收各地的土腔土調來豐富唱腔,還能適應各地群眾的欣賞特性,而在民間廣泛傳播,並先後對14個省的40多個劇種產生影響。

  當前,江西目連戲雖不像元末至明清時那樣繁盛,但依然會在江西各地逢年過節的廟會上和重要活動中出現。其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元共融,契合了中國儒家思想中“百善孝為先”的傳統,這些優秀的傳統思想和文化在目連戲發展衍變的過程中,深深地影響著江西省內各劇種對目連戲的創編,它們的創編既是繼承又有創新,且具有地方特色。這也是目連戲演變百年而能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弋陽腔演員演繹的目連戲劇目在江西各地搬演後,由於各地搬演的故事主體一樣,表現手法、演繹方式及側重點的不同,便出現了目連戲多版本並存的現象。不同版本目連戲的誕生與其歷史衍化、地域文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首先,歷史衍化方面。在西晉時期,便有記述《目連救母變文》的故事。到北宋,講唱形式的“變文”被搬上勾欄演出。北宋後,目連戲的戲劇演員陸續向南方播遷,這期間,南方吳楚文化廟會祭祀活動為弋陽縣目連戲與江西流動南戲的融合提供了條件。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這是最早有關目連戲演出記載的文獻。直到元末期,目連戲流入贛東北一帶,成為弋陽腔第一個較為成熟的劇目後,開始在農歷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會中搬演,並流傳於南方諸省市,尤以江西的發展最為繁盛。至明萬歷年間,《目連傳》《三國傳》等連台大戲的登場,標志著弋陽腔戲曲的完全成熟。干隆七年,江西巡撫陳宏謀的《禁止賽會斂錢示》記:“每屆中元令節……省城內外的店鋪逐戶斂索錢文,聚眾砌塔,並扎扮猙獰鬼怪紙像,夜則燃點塔燈,鼓吹喧天,晝則搬演《目連戲文》……觀者如堵。”這是有關江西目連戲上演情況的文獻記載,也可以看出當時目連戲已經成為中元節中的一種民俗文化。1947年,江西貴溪李家村的目連班到鄰近108個李氏村庄聯誼獻演,連演數月,盛況空前……從目連戲的歷史脈絡來看,目連戲發展到近代,在江西的戲劇文化中始終佔據著重要位置,直到“戲改”後才停演。

  其次,地域文化的影響。目連戲自元末期流入江西弋陽後不久,便開始流傳於江西諸市縣。因江西各地人民生活習俗、審美偏好的不同,他們便採用不同的方言、表現形式,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音樂語匯。江西九江的目連戲為弋陽腔系統的青陽腔目連戲,主要分布在湖口、星子等地。因青陽腔劇目由南戲、明傳奇和弋陽腔連台大戲構成,故青陽腔目連戲的連台本戲多為整本戲中的一個部分,多數台本見《遠山堂曲品》《八能奏綿》等著錄。江西贛州的目連戲為弋陽腔系統的東河戲目連戲,現存抄本為贛南的東河戲本。東河戲完整地保存了弋陽腔的連台本戲,劇目以演高腔大戲(連台本戲)為主,有《目連戲》《封神傳》等8部連台大本戲,每部戲有7本,共565個劇目,光《目連傳》(150場)就要7天才能演完。在江西,除弋陽腔系統的目連戲外,宗教系統、說唱系統均有目連戲抄本。宗教領域的目連戲有佛教目連戲、道教目連戲等﹔說唱領域的目連戲有手端木偶戲、提線木偶戲。雖然目連戲在江西的發展有弋陽腔、宗教、說唱三個系統,但仍以弋陽腔系統的目連戲為基礎。

  江西目連戲的形態特征主要是在弋陽腔特點的基礎上,再結合地方審美形成的既有弋陽腔劇目的特點又有地方特色的目連諸腔的形態特征。

  第一,弋陽腔目連戲的形態特征。弋陽腔目連戲是在南戲目連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隨後便影響到青陽腔目連戲、東河戲目連戲的發展。其形態特征如下:音列方面,弋陽腔目連戲的特征音列可以是三音列la-mi-sol、sol-la-re,也可以是四音列sol-la-do-re、sol-la-mi-re。這種包含二度、四度或二度、三度、四度音程的迂回音列,不僅是弋陽腔曲牌中的標志性特點,也是調式、旋法構成的核心要素。具體曲牌有《目連戲﹒尼姑思凡》之“又隻見”、《目連戲﹒望鄉台》之“半台高起望鄉台”等。音階、調式方面,弋陽腔目連戲的音階多繼承了南曲曲牌的五聲、六聲音階,而較少使用北曲曲牌的七聲音階。還常使用二度的徵、羽交替調式,四度的徵、商或商、羽交替調式來豐富音樂的音響色彩。演唱形式方面,幫腔不僅是弋陽腔目連戲的演唱特點,也是整個江西目連戲的演唱特點。幫腔時的“一唱眾和”為人聲幫腔的形式,一般由樂手來擔任。隨著弋陽腔演唱形式的發展,在原本幫腔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演唱成分,便形成了“腔句”﹔在原本唱段中加入一些韻文來解釋故事,方便聽眾理解,便形成了“滾唱”。正是這種打破原本戲曲程式化的布局,才使得弋陽腔目連戲能在江西得以迅速傳播。

  弋陽腔目連戲的現狀。江西省現存的目連戲抄本至少有七種,每種抄本均以目連救母的故事為主線。其中,《弋陽腔目連救母》就有7本188出,描寫了傅家三代的故事,其間穿插思凡、啞夫馱妻等雜扮小戲。2013年,江西省上饒縣的民間劇團,在廟會中演出了弋陽腔目連戲《活捉劉氏》《白猿開路》等片段。

  第二,青陽腔目連戲的形態特征。因青陽腔劇目由三種連台大戲構成,故青陽腔目連戲隻能是連台本戲中的一個部分,這是弋陽腔系統目連戲在傳播過程中劇目被影響較小的一個劇種。其形態特征如下:結構形式方面,以原本的曲牌為基礎,然後在開頭、中間、結尾加入五言、七言的通俗文字或三言、四言的通俗唱詞等來突破戲曲的程式性結構。演唱形式上,除了繼承弋陽腔目連戲“一唱眾和”的演出形式外,還充分地運用青陽腔“唱”的藝術手段,以“改調歌之”“錯用鄉語”的特點,將弋陽腔的“滾唱”發展成“滾調”,打破了原本聲腔的曲牌體制,將戲曲從“曲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中解放出來。表演形式上,一方面保存了弋陽腔一派“四金六鼓、殺伐決斷”的舞台風貌,另一方面又具備了傳奇戲曲“無一事無婦人,無一事不哭”的藝術特色,引起了傳奇戲曲的重大變革。

  青陽腔目連戲的現狀。如今,青陽腔目連戲可以在復排劇中的某一處進行演出的並不多。據青陽腔傳承人講述:“青陽腔目連戲的重要抄本《黑七冊》的原本被人借走後再未歸還,因為沒有劇本,譜子本身就少,演出整本目連戲就成了奢侈。不過,近期他們為九江當地某一村子的村民演唱了青陽腔目連戲《紅袍子》。”當然,目前關於青陽腔目連戲的台本也是可尋到部分資料的,比如:《降黃龍(一)》之“目連救母﹒新年”、《候山月》之“目連救母﹒劉氏回煞”等。

  第三,東河戲目連戲的形態特征。東河戲目連戲,在保存弋陽腔連台本戲的同時,全套曲牌的音樂是集南北曲合套而成的。其形態特征如下:聲腔特點方面,保持了弋陽腔目連戲“一唱眾和”的古朴風格﹔謹守了蘇昆的規范﹔沿用了皮黃戲多變的板式,還吸收了亂彈腔的聲腔特征及地方曲藝的南北詞小調。語言特點方面,以“贛州官話”為主,有時丑行會使用客家方言。特技特征方面,“釘鈀”,即一種鋒利無比的樂器,方式有“迎面擲”“尾隨擲”“插花擲”“繞柱擲”,難度最大的是“倒擲梅花耙”,另還有“飛刀”“野雞步”等。

  東河戲目連戲的現狀。東河戲目連戲會在民間節日、儀式慶典、紀念日、集市中演出,每年除固定的六七次演出外,還不定時地在廟會中演出,每年演出七到十次。如今,仍在演出的東河戲目連戲台本有《香山祝壽》《過滑油山》等。

  增強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彰顯文藝力量,書寫人民史詩,講好中國故事,展現新時代中國戲劇工作者的精神氣象,努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對江西目連戲的梳理研究是應時代之需,其講的不僅是中國故事,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劇種的輝煌。江西目連戲正是在“吸收—融合—創新”中獲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並將持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文化發展的導向,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俞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