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寧夏
寧夏
寧夏努力走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發布時間:2022-03-21 10:37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2-03-21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召開全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包抓工作機制會議,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召開2022年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暨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長征、長城、黃河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項目全面開工……今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中的重要一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寧夏文化和旅游系統,以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以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抓手,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踐中,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探索中,在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道路上,扎實推進公共文化普及、全域創建,全力打造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和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努力走出一條發揮寧夏優勢、體現寧夏特色的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在繁榮文化中培育文旅產業新優勢

  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一主線,緊貼人民需求、緊扣時代脈搏,以創作為核心、演出為中心,聚焦反映、展現、謳歌新時代新征程,創作一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藝作品,推出2部以上文藝精品,力爭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再創佳績。持續深化與中央音樂學院、東方演藝集團等院團合作,力爭在作品創作、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新成果。推動寧夏“文化大篷車”打造全國時代楷模,以“文化大篷車”特色品牌統領“文藝輕騎兵”“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以文藝鮮活、溫情的形式送入基層、送到群眾中。

  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推動城鄉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開展全區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服務中心專項調研,提高設施使用效率和綜合服務能力。推進沙坡頭區文化館、圖書館市區共享一體化建設。新建改建鄉鎮綜合文化站5個、扶持文化示范點100個﹔新建一批新型文化空間,建設“城市書房”20個、“城市閱讀島”10個。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做好第三、第四批示范區創建復檢工作。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機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協調發展,整合鄉村旅游驛站等設施,構建“平台融通、服務融合、宣教融入”縣、鄉、村三級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和城鄉流動文化服務常態化。實施“春雨工程”“圓夢工程”等志願者服務項目,評選一批全區文化和旅游優秀志願服務團隊、優秀志願者、示范性服務項目。建立全區“群星獎”群眾原創文藝作品創作項目庫,鼓勵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緊扣喜迎二十大等重要節點,舉辦“激情廣場 舞動塞上”全區廣場舞大賽、“歡樂寧夏”全區群眾文藝會演等群眾文化活動1500場。

  全面落實《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健全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長效機制。制定《寧夏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建立自治區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庫。加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劃編制,全面完成文物保護“兩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等工作。推進陝甘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建設,編制《陝甘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規劃》,舉辦陝甘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會議,實施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公布第二批全區革命文物名錄。推動姚河塬考古工作站及研學基地建設,啟動水洞溝遺址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工作。指導銀川市、鹽池縣推進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西夏陵申遺,在繁榮文化中培育文旅產業新優勢。

  完善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制定《寧夏回族自治區級文化生態區保護建設管理暫行辦法》,開展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評工作。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和第八批自治區級非遺保護傳承基地評定工作,動態評估管理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培養更多非遺復合型人才。舉辦“非遺進萬家﹒文旅展風採”——寧夏黃河流域非遺作品創意大賽等展示交流活動,創新非遺進景區、進社區、進鄉村、進商圈、進校園內容形式。加快非遺工坊產業化進程,開展國家級非遺工坊申報和自治區級非遺工坊評定工作,發揮好非遺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重要作用,培育寧夏文化產業新優勢。

  在推進重大戰略中拓展文旅產業新空間

  2022年,寧夏文化和旅游產業將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緊扣中心工作,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與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重大戰略部署相貫通,把利好政策轉化為促進產業發展、增強內生動力的實際成效。在推動“三大公園”建設方面,重點高標准抓好規劃落地和項目實施工作,各市(縣區)在實施文化和旅游項目時,與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緊密銜接,更大限度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全力推進寧夏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在推動精品景區培育提升方面,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重點開展國家5A級旅游景區培育和景區“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吳忠市、固原市把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六盤山紅軍長征旅游區創建5A級景區“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上下發力,力爭今年至少創成一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引導寧夏進一步加強景區建設、提升服務水平﹔依托黃河流域(寧夏段)歷史人文資源、自然景觀資源,有機融入葡萄酒、枸杞等特色產業,打造多樣化、多層次生態觀光游、休閑康養游、科普研學游,拓展文旅產業新空間。

  在鄉村振興中激發文旅產業新活力

  寧夏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全區70%以上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文化遺產集中在鄉村,清新的空氣、良好的生態、優美的環境、古朴的風貌對城市居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寧夏現有五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34個、四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62個,推出了53條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精品線路。2021年,寧夏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數達165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37億元,同比增長21%和18%。鄉村旅游已成為寧夏休閑旅游和假日消費的新亮點、農民脫貧致富的主渠道。

  按照“十四五”期間構建“一核、四帶、十八個重點發展區”鄉村旅游空間格局目標,今年,寧夏文化和旅游系統協調自治區財政廳安排6000萬元資金用於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充分撬動各部門和市縣配套資金,吸引社會資金,共同實施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對鄉村旅游重點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改造提升、特色旅游村標識標牌、鄉村旅游智慧化建設等方面進行集中提升。實施“百村千畫﹒鄉村美化工程”。組織寧夏書畫院及大中專院校的師生,以鄉愁鄉情、民俗風情、家風家教、美麗鄉村為主題進行創意美術設計,對寧夏37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部分具備條件的寧夏特色旅游村、重點扶持的美麗鄉村進行牆體美化,引導鼓勵示范村開展“一宅變四園”行動,支持村民盤活閑置宅院,把閑置的農家院變成菜園、果園、花園、游園,打造一批深受游客青睞的鄉村“網紅打卡地”。實施“百村千碗﹒鄉村美食工程”。通過對大武口涼皮、隆德暖鍋、彭陽十大碗等現有鄉村美食及文化的挖掘,打造不同風味的碗席農家菜系,提升地方傳統美食品質,讓游客到鄉村體驗“小時候的味道”“媽媽的味道”“舌尖上的味道”。舉辦“百村千碗﹒寧夏味道”烹飪大賽,拍攝發布《寧夏鄉村美食指南》,推出寧夏鄉村美食之旅精品線路,通過鄉村旅游美食品牌打造,不斷形成旅游消費新的增長點。實施鄉村民宿提檔升級工程。出台《關於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相互借力和錯位互補,打造鄉村民宿旅游綜合體。適時舉辦“首屆中國民宿創新論壇暨寧夏民宿招商大會”,打造“星空”民宿、窯洞民宿等民宿集群的寧夏模式,加強與知名民宿品牌合作,推進示范村精品民宿項目,通過“民宿+”,探索推動鄉村旅游向多元化、集群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實施特色農產品“後備箱”工程。依托鄉村旅游帶動農戶農副土特產銷售,支持示范村在就近重點景區(點)、高速公路服務區、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點等設立農副土特產銷售專區,開展旅游電商萬村千店行動,依托現有平台和站點,開展線上宣傳推廣、特產銷售、旅游線路營銷。實施服務質量提升工程。積極培育人才,繼續加大對示范村致富帶頭人、鄉村旅游經營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送教上門、舉辦培訓班、實地觀摩、結對幫扶等形式,有效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實施“創客”計劃,引導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藝術人才、青年創業團隊等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旅游發展,激發文旅產業新活力。

  在全域旅游發展中開辟文旅產業新路徑

  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區”創建單位,近年來,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寧夏全區上下積極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4個縣(市、區)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5個縣(市、區)創建成為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寧夏今年將進一步建立黨政統籌、部門聯動的全域旅游領導協調機制,出台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規劃及支持性政策。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旅游廁所、停車場、旅游咨詢中心、智慧旅游、安全救援、自駕游等配套設施健全。4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要不斷提質升級,引領寧夏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5個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要對標對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標准,持續打基礎、延長板、補短板,加快申報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步伐。開展第二批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前期培育和申報認定,堅持成熟一批、認定一批、培育一批、發展一批,分梯次做好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培育和認定工作。

  立足區域優勢資源,針對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准,在旅游吸引物、旅游住宿、旅游購物、產業融合、鄉村旅游等方面精准發力,進一步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標識標牌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斷提升智慧文旅建設,以示范區創建為抓手,提供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業態。加強與寧夏九大重點產業的融合發展。實施旅游景區“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支持4A級以上景區開展“金鑰匙”服務,提升景區服務質量。召開全國民宿集群高質量發展論壇,總結中衛南岸民宿集群發展經驗,打造寧夏區域民宿品牌。圍繞“寧夏人游寧夏”,發放文旅“惠民卡”。抓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和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

  健全配套設施,完善旅游風景道、旅游步道、旅游騎行道等“小交通”基礎設施,支持星空營地、自駕車房車營地等配套設施建設,引導縣(區)打造自駕游露營公園。依托重點旅游景區、旅游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集聚區,全域化打造自駕游線路產品。修訂《寧夏回族自治區旅游廁所管理辦法》,做好旅游廁所管理運行服務動態監管。

  深化“營銷寧夏”理念,圍繞民航直飛、高鐵沿線和特色產業銷售城市,推出集形象標識、宣傳口號、線路產品等於一體的寧夏文旅形象標識系統。按照“小規模、高規格、高頻次、大流量、廣傳播”理念,將重點投放人群定為年輕主力消費群體、將重點區域投放在資源差異大且消費能力強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將重點服務投放在自駕游及個性化定制式出游方式上,形成品牌宣傳“疊加效應”。開展“兩晒一促”第三季、“一市一品牌”、“一縣一節慶”等活動。深化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積極參加香港國際旅游展、海峽兩岸台北夏季旅展等展會活動。借助“歡樂春節”“美麗中國”等國家及省部平台,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以線上彌補線下、雲端推動終端,持續推進“雲秀寧夏”和區域化營銷推廣項目。推動寧夏文藝精品、非遺項目、黃河文化等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展示寧夏精彩。制定出台《寧夏境外旅游營銷合作商優選辦法》,修訂《“引客入寧”以獎代補管理辦法》,調整優化獎補重點,發揮政策撬動作用。全面推動寧夏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在持續擦亮寧夏全域旅游品牌中開辟文旅產業新路徑。

  在高質量文旅融合中實現新突破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開展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試點)城市、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基地)、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創建工作,培育一批規模大、效益好、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產業集聚區。支持銀川市、吳忠市加強與商務、互聯網平台等機構協作,舉辦“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加大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漫葡小鎮扶持力度,活躍夜間消費市場,鼓勵建發大閱城等單位爭創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加快文旅產業融合。制定《關於促進文化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新業態發展獎補辦法》,推動文旅康養、研學體驗、工業旅游等新業態新產品提質升級。繼續借力葡萄酒、枸杞、灘羊等特色產業,深耕寧夏文旅特色IP,辦好第二屆大西北文旅高峰會、第二屆中國(寧夏)星空旅游大會等系列活動,編制《星空旅游發展規劃》,拓展“星星的故鄉”文創旅游品牌產銷供應鏈,進一步推動作品、產品、商品落地轉化,支持創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進一步發揮政策執行、平台搭建、跨界融合等方面統籌協調作用,加強與企業間、部門間、行業間對接聯系,科學分類、動態摸排全區文化和旅游企業底數,認真梳理、廣泛宣傳各項助企紓困政策,研究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推動惠企政策精准落實,讓市場主體知曉、明白、會用,讓政策舉措可見、可感、可行。引導市場主體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調整優化經營策略,豐富拓展經營范圍,提供針對性產品和服務。穩妥推進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改革,爭取寧夏列入文化和旅游部試點省份。

  開展全區星級飯店復核評定及旅游民宿等級評定工作,出台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舉辦寧夏導游大賽、星級旅游飯店服務技能大賽,推進文化和旅游志願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開展。制定《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標准化工作管理辦法》,推進文化和旅游標准化體系建設,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文旅產業新突破。(王濤 張群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