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寧夏
寧夏
七星渠:非遺進校園 文化共傳承
發布時間:2024-03-13 10:37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官網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官網 2024-03-13

  近日,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講好黃河水故事,傳承保護寧夏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七星渠管理處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走進中小學校園,為中寧縣廣大師生帶來了別開生面的水文化盛宴。活動過程中,既有節水知識宣傳普及,又有水利歷史變遷介紹,還有重點水利工程結構藝術展示,學生們看得專注,聽得認真,掌聲不斷。

  本次活動,讓中寧縣中小學的師生們切身感知、體驗到了古渠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激發了大家了解水文化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增強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營造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氣氛。

  七星渠始建於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是寧夏衛寧平原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社會影響最為顯著的一條引黃古干渠。渠首採用無壩引水技術,有“塞北都江堰”之稱。2017年,作為寧夏引黃古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2019年,流傳於渠道沿線的民間故事“古渠傳說(七星渠的傳說)”入選自治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七星渠自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申灘村引水,流經沙坡頭和中寧2縣(區),尾水至中寧縣白馬鄉新田村入黃河,渠道全長120.6千米(其中:七星渠87.6千米,高干渠33千米),承擔著沙坡頭區和中寧2縣(區)及紅寺堡、固海擴灌、同心三大揚水灌區245萬畝農田的供水保障任務,為寧夏中部干旱帶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七星渠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