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陝西
陝西
陝西:多措並舉激活力 非遺保護上台階
發布時間:2023-02-07 11: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2-07
  2月3日,2023年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局長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在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其中回顧了2022年陝西非遺保護和利用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
  近年來,陝西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堅持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深化交流互鑒、拓展產業化道路、建立非遺工坊等方式,扎實推動全省非遺保護、傳承、利用各項工作,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貢獻陝西力量。
  協作交流,講好陝西非遺故事
  “這裡不僅有德發長餃子、同盛祥牛羊肉泡饃、西鳳酒等老陝耳熟能詳的美食、美酒,還能看到來自全省各地的耀州窯、鳳翔泥塑、安塞剪紙、涇渭茯茶等非遺項目,還能品嘗遠道而來的江蘇洋河酒,聆聽揚州古琴……讓人增長見識,大開眼界,也有了購買的沖動。”西安市民王先生對琳琅滿目的非遺產品和精彩的非遺表演贊不絕口。
  2022年12月23日,2022年第一屆蘇陝非遺消費年暨蘇陝非遺文創產品聯展聯銷活動在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區拉開帷幕,蘇陝兩地的眾多非遺項目走進景區,在跨省交流互動中,生動地呈現了兩地非遺的持久魅力。
  同樣,在剛剛過去的進博會上,陝西味道香飄展廳,臘汁肉夾饃、涼皮、饸饹等美食令人應接不暇。不僅是陝西美食,更多陝西非遺項目正走進各大博覽會、展銷會,借助有力平台,通過交流互動,“圈粉”無數,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在可看、可聽、可品、可感的非遺盛宴上,陝西非遺的名聲愈加響亮。記者從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獲悉,2023年,陝西將進一步加強非遺交流合作,計劃舉辦“百潮秦韻”非遺系列活動、“黃河記憶非遺展”金字品牌活動、非遺大師“五進”活動、陝西非遺“走出去”等六大活動,同時依托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旅游博覽會等平台,擴大陝西非遺宣傳力度,講好陝西非遺故事。
  夯實產業,拉響鄉村振興非遺引擎
  當泥塑產業成為老百姓脫貧增收的重要來源,小村庄變成了旅游民俗村,鳳翔泥塑這個曾經的“泥耍貨”已然成為當地人的“聚寶盆”﹔渭南華州區因皮影揚名全國,訂單激增,旅游興旺,文旅融合深入推進﹔西秦刺繡成為帶動群眾就業的重要技藝,無數千陽繡娘用一雙雙巧手繡出了多彩幸福生活﹔同樣,渭南臨渭草編、漢中南鄭藤編、榆林三邊柳編、渭南蒲城麥稈畫……傳統技藝蝶變新生,並化身為鄉村振興的拳頭產品。
  在文化和旅游部不久前公布的“非遺工坊典型案例”中,來自陝西省的新明泥塑非遺工坊、千陽縣太陽鳥工藝品非遺工坊、洛南縣巧手工藝品有限公司非遺工坊作為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的典型脫穎而出,充分展示了陝西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統手工藝在助力精准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近年來,陝西充分發揮非遺特別是傳統工藝資源優勢,持續推動非遺工坊建設,為全省近5萬名群眾搭建起就業增收的平台,助力鄉村振興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胡新明說,為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農民持續增收,陝西積極搭建多樣化產品銷售平台,引進知名品牌電商和相關企業,提升農民網上銷售能力,拓展銷售渠道,為村民真正帶來實惠。
  目前,陝西共有86家省級非遺工坊,遍布鄉村和城鎮,積極吸納弱勢群體、留守婦女、殘疾人參與傳統工藝的學習培訓,激發內生動力。非遺正成為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為建設美麗鄉村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陝西非遺工作將通過抓好《陝西省關於進一步加強非遺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陝西省“十四五”非遺保護規劃》《陝西省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陝西省省級非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法規的貫徹落實,積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全局,加強非遺工坊建設,並評選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縣(鎮村)、非遺進社區試點單位、非遺進景區優秀案例,著力推動非遺產業升級轉化,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彰顯重大時代價值。
  塑造品牌,多角度展示非遺魅力
  在不久前舉辦的陝西傳統手工技藝展暨2022陝西黃河記憶非遺展現場,一曲黃河號子《黃河之水天上來》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此外,澄城堯頭陶瓷、甘泉豆腐干、楊凌木雕、韓城蒸食面花等陝西各地的非遺產品,獨具匠心的技藝和色味俱佳的美食,讓參觀者一飽眼福與口福。
  陝西傳統手工技藝展是由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非遺品牌活動,此次以“賡續歷史文脈,守護大河文明”為主題,通過聚焦黃河,讓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傳承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更上新台階。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黃河非遺文化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高標准保護,奮力譜寫陝西黃河流域非遺事業新篇章,大有可為。
  據悉,為弘揚黃河文化,系統保護傳承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黃河沿線非遺得到妥善保護並發揮作用,陝西還舉辦了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隊伍(線上)培訓班,鼓舞非遺工作者勇立潮頭,攜手並肩,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價值,投入到非遺保護傳承的事業之中。
  近年來,陝西不斷加強非遺文化品牌建設,全面擴大陝西非遺影響力,著力打造“陝西傳統工藝大展”“陝西非遺傳承人絕活才藝展”“黃河記憶非遺展”等品牌活動,講好中國故事、非遺故事,為奮力譜寫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凝聚精神力量。
  目前,陝西共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4項,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1項、省級766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8人、省級581人,各類非遺展示、傳習、陳列場所1200多個,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2023年,我們將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著力在推動非遺創新傳承、產業轉化升級、融合協同發展、講好陝西非遺故事等方面用力,不斷推進全省非遺保護傳承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說。(秦毅 趙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