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陝西
陝西
陝西:用文藝書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發布時間:2023-08-16 09:4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8-16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安吉縣余村考察,首次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8月15日,我們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愈加深入人心,除了百姓切身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外,廣大文藝工作者通過作品宣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也對“兩山”理念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陝西,包括舞台劇、廣播劇、電影電視劇在內的眾多生態文明建設題材文藝作品近年來不斷涌現,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用綠色發展的故事告訴人們,保護優先不是反對發展,生態優勢可以轉變成真金白銀﹔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廣播劇:用聲音再現重大生態工程中的奮斗精神  

  “媽,媽媽,你在哪兒?我不是故意把水龍頭的鑰匙弄丟了……”8月14日起,由絲路之聲廣播劇創研基地出品的5集廣播劇《水從秦嶺來》在央廣中國之聲“記錄中國”欄目首播。第一集的開篇處就通過一個孩子的聲音道出了水資源的稀缺性,緊緊地抓住了聽眾的心。 

  引漢濟渭工程是破解陝西省水資源瓶頸制約、實現水資源配置空間均衡的一項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水利民生工程。作為南水北調主題廣播劇,《水從秦嶺來》以穿秦嶺、連漢渭、潤三秦的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貫通為主線,從以漢濟渭項目部TBM(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工程師李浩渺的視角,展現這一龐大工程背後無數人的心血付出,歌頌在黨的決策領導下,在國家南水北調的政策背景下,建設者數年如一日奮戰在秦嶺的艱苦奮斗精神。 

  “《水從秦嶺來》聚焦敢想、敢拼的引漢濟渭工程建設者,展現其‘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從設計、技術、生態、人性等多角度繪就了一幅壯美的引漢濟渭畫卷。”該劇藝術總監殷滿倉表示。 

  此外,6集廣播劇《石光銀》生動展現了“治沙英雄”石光銀40多年如一日,感召和帶動鄉親們“豁下命來就干治沙這一件事”,創造出在毛烏素沙漠南緣植樹5300多萬株、治沙25萬畝的奮斗奇跡,同時講好走治沙與致富相結合的新路子、沙區群眾過上好日子的真實故事。該劇編劇殷滿倉表示:“治沙造林除窮根,《石光銀》的創作過程本身就是走近身邊英雄的過程,要通過文藝作品讓更多的人感受實干精神,讓生態文明不再是口號,而成為發展的果實。” 

  電影:以光影藝術講述牛背梁的接力守護之美  

  “通過這次拍攝,我們感受到秦嶺作為中華文化重要象征的魅力,感受到老一輩林業人對生態保護的執著與熱愛,也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秦嶺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電影《爺爺的牛背梁》裡飾演唐明軒的小演員韓遠琪說。 

  由陝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的少兒成長、生態環保題材電影《爺爺的牛背梁》,於8月8日在陝西公映。該片由秦嶺世界、阿酷納等陝西本土影視公司制作,通過講述爺孫倆在秦嶺牛背梁大山裡經歷的一系列有趣、驚險的故事,不僅將默默守護秦嶺的護林員群體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更通過祖孫間的故事表達出守護精神的傳承,正如劇中所言的那樣——“爺爺,咱們一起保護大秦嶺,您守護奶奶,我守護您。” 

  “秦嶺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但它首先是陝西的。秦嶺東西延綿1600多公裡,主體部分就在陝西段。作為陝西人,更應該關注秦嶺、熱愛秦嶺。”該片出品人席威斌表示,《爺爺的牛背梁》講述的就是爺孫倆接力,共同守護秦嶺、保護秦嶺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故事,同時傳遞出濃濃的爺孫情、母子情,適合一家人集體觀影,鼓勵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了解秦嶺、熱愛秦嶺。 

  《爺爺的牛背梁》取景地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中段,因“秦嶺四寶”之一的羚牛在這裡棲息而得名。通過影片,觀眾不僅可以一覽秦嶺壯觀的自然風光,還能跟隨劇情深刻感受秦嶺護林員堅守的不易和勇敢的精神。“今年的暑期檔競爭激烈,《爺爺的牛背梁》沒有商業元素,不刻意煽情,卻用動人的故事和真實細膩的情感打動了我。”一位觀眾評價。 

  舞台劇:“秦嶺四寶”環保偶劇持續上演  

  “愛它,就要與它做朋友,讓它自由高飛,逍遙快樂。”這是由陝演集團﹒陝西省民間藝術劇院有限公司(簡稱“陝西民藝”)創排的大型音樂偶劇《朱鹮﹒朱鹮》給予廣大觀眾,特別是小朋友的切身感悟。除了對環保、綠色理念的詮釋,該劇動人之處還在於對愛、對自由的高歌。劇中,當朱鹮被捕捉、囚於籠中時,一聲聲真切、低沉、無助的叫聲響起,一下擊中了大小觀眾的心。 

  《朱鹮﹒朱鹮》是陝西民藝“秦嶺四寶”環保題材系列劇目的第一部作品,於2019年首演,以陝西洋縣人民世代珍愛朱鹮、與朱鹮和諧相處的故事為原型,通過勇敢機智的山哥和水妹發現、養育、救助、放歸朱鹮的故事,倡導人們保護生態環境,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繼第一部《朱鹮﹒朱鹮》和第二部《熊貓胖達尋親記》之後,今年5月,該系列的第三部多媒體音樂偶劇《神探孫小聖》在陝西寶雞大劇院首演。該劇通過木偶、皮影、秦腔、民樂等多種藝術樣式,講述了猴族孫小聖在森林中很多動物無故暈倒的情況下,挺身而出尋找真相的故事。該劇上演1個月後就在第六屆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上喜獲“最佳劇目”等榮譽。 

  “《神探孫小聖》再度豐盈了‘秦嶺四寶’系列兒童偶劇的創作脈絡,讓兒童偶劇在秦嶺沃土茁壯成長。陝西民藝將繼續推出‘秦嶺四寶’環保題材系列劇目第四部,持續宣傳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為精深藝術創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木偶皮影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肩負起國有文藝院團的使命與擔當。”陝西民藝相關負責人說。(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