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雲南
雲南
立足省情農情 以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7-18 17:16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3-07-18

  近年來,雲南文化和旅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和兩次考察雲南重要指示精神,結合新時代“邊疆、民族、山區、美麗”的省情特點,以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為突破點,積極推動“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高位推動強統籌。雲南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和旅游作為全省五個萬億級支柱產業之一重點打造,省委書記王寧、省長王予波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發展及文旅賦能鄉村振興工作,多次深入脫貧地區、邊境民族地區調研,提出具體工作要求。以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業發展規劃》為遵循,科學編制《雲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總體謀劃“一環、兩帶、六中心”發展布局,以環線、旅游帶為重點,規劃建設1000個鄉村旅游示范村。先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細化任務分工。2022年,全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再創歷史新高,突破3.9億人次,實現收入超過1800億元,分別佔全年全省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的46%和20%,帶動直接、間接從業人員分別為62萬余人和450萬余人。

  二是特色產業促融合。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導向,堅持以農為本、聯農帶農、助農增收,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依托世界級雲花、雲茶、雲咖等優勢產業資源,開發花旅、茶旅、咖旅融合的特色鄉村旅游目的地產品和線路。傳承利用145項國家級、686項省級非遺項目,打造35家非遺工坊,開發“金木土石布”等鄉村文創商品,推出“絲路雲賞”“藝美雲南”“逐味茶香”等10條非遺主題線路。立足中國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嵌入式發展鄉村民宿。

  三是文化賦能夯根基。實施“文化潤滇”行動,由表及裡、塑形鑄魂。創新打造“彩雲獎”“百場村晚進萬家”“大地歡歌”等10余項特色雲南鄉村文化活動品牌。打造“文化驛站”“鄉愁書院”等603個新型鄉村公共文化功能空間。發揮文化傳承和浸潤作用,在廣大鄉村樹立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讓文化振興“軟實力”成為鄉村振興“硬支撐”。圍繞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立足邊疆特點,發揮“國門文化”在穩邊、固邊、興邊中的重要作用,持續推進邊境“文化睦鄰示范區”試點、國門文化交流中心、友誼廣場、國門書社等項目建設。針對雲南多民族特點,全面實施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和精品工程,建設85個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29個少數民族特色鄉鎮、78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促進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

  四是典型引路樹標杆。持續開展示范創建活動,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引導全省鄉村文化和旅游產業特色化、品質化發展。每年宣傳推廣“最美公共文化空間”、鄉村文化振興和藝術鄉村典型案例,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創建27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發揮組織振興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鼓勵村黨支部領辦旅游合作社、培養鄉村旅游CEO。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6個,推出25條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總結形成了鄉村旅游助農增收等8種發展類型、10個實踐模式、78個經典案例,其中10個案例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經典案例匯編》,5個案例入選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

  五是生態優先筑底色。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雲南要做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殷殷囑托,不斷提升雲南“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生物多樣性世界級品牌影響力。厚植鄉村生態文化,以保護鄉村生態資源和鄉土文化為基礎,推進建設100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點、1000個特色民族提升示范村、17個鄉村振興示范園、30條“中國最美鄉愁旅游帶”、20條生態特色旅游線路、10條農耕文明旅游線路,把綠水青山與鄉土文化有機融合,不斷豐富“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內涵,把“生態優勢”變成“民生福利”。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國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現場會部署要求,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做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規劃、完善機制,突出重點、統籌協調,在賦能鄉村振興中貢獻雲南文旅力量。(作者:趙國良,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