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浙江
浙江
此心安處是家鄉
——浙江“千萬工程”提升城鄉居民文化獲得感
發布時間:2023-06-27 11:4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6-27
  多看一本圖書,少了幾個牌場﹔多建一個球場,少了幾頓酒局﹔多看一場演出,少了一些紛爭……初夏時節,漫步在浙江城鄉,山清水秀,景美人和,隨處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繁榮景象。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從全省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0年來,浙江按照“以標准化促進均等化”要求,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建設,並將其作為引領全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火車頭,實現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務“市有五館一院一廳、縣有四館一院、區有三館、鄉鎮(街道)有綜合文化站和村(社區)有文化服務中心”的目標。
  截止到2022年年底,浙江已建成“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8288個、公共圖書館103家、文化館102家、各類博物館501家,實現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全覆蓋﹔建成圖書館分館3679家、文化館分館1854家、農村文化禮堂2萬余家、村(社區)文化活動空間8836家、鄉村博物館464家、文化廣場3846處。
  品質建圈,“圈”出高質量
  利用現有空間創建、活用閑置空間改建、依托社會空間合建、依托社會資源共享……浙江省因地制宜,堅持城市書房“靜”、文化驛站“動”、鄉村博物館“厚”有機結合,將“藏、閱、借、還”等閱讀服務與藝術展覽、文化沙龍、非遺體驗、小型演出等服務功能融合,營造開放包容的公共空間,在全省城鄉打造時尚化、休閑式、體驗版、互動型、文藝范、主題性嵌入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激活品質文化生活圈。
  “充分挖掘公共資源潛力,整合宣傳、文旅、團委、科協、體育等16個部門的各類文化場館,遵循便捷、就近、高效原則,以老百姓居住的村(社區)為圓心,按照1公裡至1.5公裡半徑有序規劃建設和管理公共文化空間,讓群眾走出家門步行15分鐘即可享受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李新芳介紹。
  杭州圖書館茶文化主題分館、台州市以“和合文化”為主題建設的“和合書房”、嘉興市的“禾城藝”“健心客廳”、桐鄉市烏鎮﹒有戲FUN音樂劇文化共創空間……這些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隨處可見,不僅成為城鄉居民的精神家園和網紅打卡地,有的還成了外來游客必選的旅行目的地。
  浙江還將“城市書房”“文化驛站”“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等納入“浙江智慧文化雲”統一管理,並建立文化圈服務指數監測體系,提供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的一體化、模塊化服務,實時推送文化展覽、圖書借閱、文藝演出、藝術培訓、志願服務等清單,為公眾打造豐富多彩的“一站式文化鏈接”。
  “浙裡文化圈”應用更是打通全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資源,推出看書、觀展、演出、藝培等七大惠民場景,成為“24小時不打烊”的在線文化空間。自去年10月26日上線以來,注冊用戶達161萬,訪問量達1億多人次。
  空間眾創,“創”出新風貌
  把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全省“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浙江省各地按統一要求對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建設、統一驗收。經過努力,全省已形成省、市、縣、鎮、村五級一體化運行的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
  “千萬工程”讓浙江城鄉更加宜居宜業,留住原鄉人、喚回歸鄉人、吸引新鄉人,這一切都離不開文化力量的注入。在浙江,廠房變書房、田園變公園、村庄變景區,全省90%以上的村庄達到新時代美麗鄉村標准。工程啟動至今,全省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接待游客3.9億人次、營業總收入469億元,從業人員33.4萬人。
  “千萬工程”不僅重塑城鄉生態,更激活了城鄉傳統文化內涵。在浙江,推動優秀城鄉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蔚然成風。杭州市臨平區塘棲古鎮通過做好吃透“歷史”、體現“歷史”、挖掘“文化”、傳承“文化”等深度文章,不但讓古鎮煥發新生機,更讓傳統文化綻放出時代光芒。
  義烏市後宅街道李祖村搭乘“千萬工程”快車,環境好了,道路通了,鄉村旅游愈發紅火,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創業,李祖村邀請專業運營團隊經營村庄,探索鄉村產業振興新路。運營團隊負責人金靖表示,村民建設鄉村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團隊想打造眾創空間,村民就把農房騰出來﹔游客太多,村民就把自己家吃飯的桌子貢獻給客人。
  被譽為“中國第一農民畫村”的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余東村,把百年傳承的畫匠文化發展為現代農民畫產業,村民“白天拿鋤頭,晚上拿筆頭”,畫出了美麗鄉村和美好生活。桐鄉市石門鎮墅豐村聚焦紅色、農耕、子愷“三大文化”,打造子愷漫畫村、紅色美麗村庄,逐漸形成了產業富美、環境秀美、文化尚美、村庄和美的江南水鄉畫卷。
  身有所棲、心有所寄。在浙江,“我們的村晚”“我們的村歌”“我們的村運會”“我們的村禮”等系列文化“村”品牌越來越響亮。這背後,喚醒的是城鄉居民精神層面滿滿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強。
  文化管家,“管”出獲得感
  長期以來,鄉村文化服務匱乏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資源配置的不協調。從2017年開始,浙江在省級層面聯合五部門開展鄉鎮文化員定向培養,已連續招生5屆共計243人,以提高基層公共文化管理與服務隊伍的專業化、穩定性。組建鄉村業余文藝團隊,共有“三團三社”等業余文藝團隊7.77萬余支,評選省級文化示范戶和鄉村文化能人近千人,有效提升“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運行效能。
  “與城市裡隨處可見的演出、音樂會、展覽相比,鄉村裡的文化活動顯得格外珍貴,一台戲、一場露天電影,有時就足以引爆人氣。”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負責人說,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既需要第三方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更需要激發廣大群眾的原創性和參與度,讓台下的觀眾變成台上的主角。
  今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專門總結推廣杭州市蕭山區文化管家服務模式,在全省加快文化服務領域供給側改革步伐。如今,從一個區出發,文化管家服務模式逐漸被推廣到浙江各地。以杭州為例,2022年,杭州各區(縣、市)農村文化禮堂入駐文化管家409名,共投入資金2497萬元,舉辦輔導培訓等活動7314場次,參與群眾213萬人次,同比增長291%。
  杭州臨平區打造文化保障卡平台,綜合集成14個區級部門、8個鎮街資源,發布“文化保障卡”數字化應用,59家文旅體企業入駐平台,上架287種、1.3萬余件文旅體產品。目前,浙江省由政府建設(含與社會力量合作共建)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基層公共閱讀服務空間中,委托社會力量運營的設施佔比達45.4%。
  據了解,在2020年浙江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的基礎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從去年開始,在全省開展重點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升工程,2022年共提升53項,今年計劃提升103項。下一步,還將針對部分公共文化空間布點不夠科學等問題,結合手機信令大數據、路網數據等手段,測算最優空間布局和新增設施規劃目標。同時,根據新時代新需求,將創新發展鄰裡圖書館、城市文化會客廳等新型空間建設模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徐繼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