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2年聚焦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专题_131 > 委员谈文旅
委员谈文旅
为中国音乐海外传播与美育十年深耕
发布时间:2022-03-04 17: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晓霞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3-04

  

讲述人:刘月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扬琴教授、博导,音乐国际实践与研究基地主任)

  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我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第10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10年来,作为行走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一线的亲历者、践行者,以及奋战在高校教学、管理一线的教育者和学者,我长期致力于中国音乐海外传播和艺术美育教育两个领域,我的历届提案也是围绕着这两个领域的深耕而建言。

  2013年,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我提出了关于《设立海外传播专项艺术基金》的提案,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文化和旅游部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国家艺术基金。多年来,国家艺术基金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国家,但我们同属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起来,守望相助,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在中国疫情刚进入平稳期时,由我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并领衔演奏,联合美国、丹麦、德国等6国青年音乐家,用中国乐器和中文,“云合乐”原创全球抗疫主题MV《风和日丽》。我们的愿望就是,让中国音乐带给世界关怀。据不完全统计,这首MV在全网达到了3.5亿次的点击量。

  2021年,我向两会提交了7件提案,其中《新时代呼唤美育教育评价新作为》入选全国政协大会书面发言。我在提案中提到,在新时代的今天,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能一考了之;艺术测评的目标就是给孩子艺术和美育教育,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应树立正确导向,完善评价机制,切实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真正让美育教育帮助塑造健康心灵。如今,这些建议在国家“双减”背景下,正在逐步实现。

  这10年对我来说是成长的10年,也是使命责任感提升的10年。在政协的大家庭里,我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坦诚交流、互相学习。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参政议政、共商国是。

  这10年,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都有了不小的发展:艺术教育各方面工作更加规范,政府的参与度和引领性更强。对于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来说,我们不仅树立了信心,建立了新路径,更形成了一套体系,在这样的信心、路径和体系之下,我们不断为用音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着。(刘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