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2年聚焦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专题_131 > 代表话文旅
代表话文旅
发挥余热,为老年人文化服务持续创新
发布时间:2022-03-06 14: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晓霞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3-06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据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在此背景下,老年文化建设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抓手,战略意义凸显。

  国家高度重视老年文化工作,出台政策文件,建设老年大学,不断充实老年群体文化生活。《“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也强调,要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让更多老人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

  当下,如何进一步细化、丰富老年群体文化生活,成为关注焦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刘忠斌认为,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要配齐升级硬件设施设备,让老年群体到馆即享便利服务;同时,要积极开设智能技术应用课程,帮助老年群体适应数字时代,敢用、会用智能技术,加码美好生活。此外,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要积极走出去,了解群众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发挥老年群体的积极性,将老年群体纳入文化志愿者范围,调动老年人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其余热,更深入地做好公共服务。

  在深入社区开展调研后,刘忠斌深感老年群体的学习热情高涨,以及各级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多渠道创办老年大学的成效。“但在大学覆盖面上,还需进一步延伸,尤其要深入社区,利用社区现有空间和设施,积极谋划老年大学建设。”刘忠斌认为,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开放文化和教育资源,系统化开设课程,有计划地推进教学,从而保障老年群体的学习成效,提升其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刘忠斌还观察到,老年群体中有不少各领域的“大咖”,他们有经验、有智识、有技术,完全可以承担更多角色,甚至由学员转化为教员,继续发光发热,进而带动更多人开发人生下半场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