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砥砺奋进的五年·文化 > 发展成就
发展成就
以创新理念和思路推动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7-10-20 09: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10-20

    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从阴暗逼仄变得宽敞明亮,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到业态丰富的文化娱乐场所里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对演出票务和网络直播等社会关切热点问题的管理更加及时有力……在这些直观感受变化的背后,是文化市场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信用监管制度建立实施等一系列深层次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下,文化部围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总体目标,积极创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理念和思路,一手抓发展繁荣、一手抓执法监管,积极探索实践,开创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新局面,一个统一开放、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正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创新文化市场管理理念和思路

    纲举方能目张,进步和转变首先得益于清晰的目标和创新的理念、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直接推动了新形势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新格局的形成。在这个新格局中,“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越来越清晰地成为文化市场工作的总体目标。

    围绕这个总目标,五年来,文化部形成了“两手抓”的文化市场管理思路。一手抓促进发展与繁荣,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下放70%的行政审批事项,完善管理政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多元、合格的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一手抓加强执法与监管,加强对内容与经营行为的监管,查办大案要案,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文化市场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

    五年来,文化部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树立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七大理念:监管与服务并重;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激发保护市场主体自尊、培育自律;全部纳入视线、看得见才能管得住;变单纯执法队伍的监管为社会公众参与监管;文化市场主体发展与公共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既重视体制内、也关注体制外,扩大文化市场积极因素。

    五年来,在上述思路和理念的指导下,在不断探索实践基础上,目前文化市场行业管理已经形成了“五个一”的工作抓手,即每个行业一套法规政策、一套标准规范、一个培训体系、一套统计数据、一个年会平台。这“五个一”行之有效地提升了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了及时回应,文化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有序竞争、提质升级的良好局面。

    深化“放管服”改革

    引导行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不断深化文化市场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稳妥有序扩大文化市场对外开放,先后出台了《娱乐场所管理办法》《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化市场政策法规,先后取消和下放了9项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事项,文化市场14类主体设立审批全部实施“先照后证”管理,推动行政审批规范化,并对各地开展专项督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有效地激发文化市场活力,服务行业发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五年来,文化部下大力气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变得明亮整洁,消费人群不断扩展,有的将功能扩展到网络竞技、远程培训,有的成为图书流通点和社区上网阅览室,不仅使周边百姓受益,行业形象和社会评价也大为改观。越来越多的KTV、游戏游艺场所积极推出面向中老年人的服务项目,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免费培训。全国100多家KTV商家加入“阳光娱乐夕阳红”项目,成为中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新去处。游戏游艺积极引入电竞、体育、休闲体验等多业态,在全国200多座城市举办的中国电子游戏超级联赛受到社会各界认可和中老年人的积极响应,首届比赛就吸引了160多万人参加,正在迅速成为一项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适合各年龄人群参与的健康娱乐全民赛事。

    在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对上网服务行业营业环境差、无证照经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明确了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标本兼治,推动行业正常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一方面通过制定指导性意见、通过行业组织发起倡议、举办论坛、开展服务环境分级评定、举办业主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引导、推动和支持行业加强自律,提升形象,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建立农村乡镇文化市场信息员队伍、开展县城乡镇上网服务场所专项整治等多项措施强化监管,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经营行为,维护了正常市场秩序。

    当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国90%以上场所做到了敞亮整洁,大中城市40%以上场所实现了业态丰富、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目标。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实际经营的上网服务场所数量约15万家,上网服务行业用户达到1.18亿人。此外,歌舞娱乐场所转型升级也取得了积极成效,2016年,全国共有歌舞娱乐场所53788家,营业收入1324.04亿元;游艺娱乐场所28300余家,营业收入696.4亿元,同比增长17.5%。

    密切关注网络文化新兴领域

    加强内容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文化市场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文化市场最活跃的领域。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达到7.51亿人,网民对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分别达到56.1%、69.8%和45.6%。2016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25.6%,位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游戏市场的1/4。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整体营收达到218.5亿元,同比增长219%。2017年上半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近千亿元,网络表演(直播)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45%,网络音乐用户达到5.48亿人。

    文化部始终密切关注网络文化新兴领域,一方面重点加强内容管理,严格市场准入,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确保网络文化市场价值导向正确;另一方面重点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文化部加强场所巡查和随机抽查,对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强化信用监管,先后发布28批网络文化市场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主体和产品分别实施联合惩戒和全网封禁;加强行业引导,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制定行业标准,并针对新主体大量出现的情况,专门指导演出行业协会成立小剧场专业委员会和网络表演(直播)分会,通过增加新主体的归属感,提高管理效能。为及时把握市场动向,建立了市场动态研判会制度、行业企业通气会制度等,及时跟进管理。

    在网络游戏市场管理方面,文化部围绕价值导向和未成年人保护,着重抓住内容、时间、付费三个关键环节。对内容,严格事前审批或事后备案,开展定期定向巡查。专门制定了游戏开发指引,指导游戏开发企业联合发出开发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益智游戏产品的倡议。对时间,主要针对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实施“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指导游戏企业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段和时长。对付费,制定网络游戏运营规范,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防止网络游戏无休止吸金。

    网络表演(直播)市场形成迅速、发展迅速。文化部从一开始就对其建立了严格监管、积极引导的工作机制,不使局部问题蔓延成全行业问题,不使初始阶段出现的问题积累成长期顽症。连续两轮对全国主要网络表演企业进行随机抽查,对1万多款手机直播应用进行全面排查。依法查处关停60余家严重违法违规网络表演平台,督促企业关闭整改违规直播间2万余个,处理违规网络表演者1.8万余人,对严重违规表演者实行全行业禁入。为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指导成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延伸管理手臂,强化行业共治。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

    五年来,文化部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切入点,以内容监管为核心,以信用监管为主要手段,加快构建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不断提高队伍执法能力,在执法监管的法规体系、管理体制、执法队伍、整合执法权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的基础上,文化部牵头建立了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地方文化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推动制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法治化水平。与此同时,全面加强文化内容管理,在营业性演出、艺术品市场等准入环节改进内容审查管理;在执法环节加强含有禁止内容案件的查办,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共督办含有禁止内容案件1508件。

    文化部还探索建立了文化市场信用监管体系。五年来,文化部建设了文化市场管理基础数据库,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探索实施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了文化市场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对从事违法违规经营、屡查屡犯的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公开其违法违规记录,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全面加强文化市场执法监管

    五年来,文化部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建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定期开展文化市场明察暗访、交叉执法检查、重点督查、随机抽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网络直播中的违规表演、春节期间农村文化市场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文化市场安全监管;开展文化市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全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4010万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755万余家次,受理举报8.2万余件,警告23.9万余家次,罚款5.9亿余元,责令停业整顿21199家次,吊销经营许可证529家,有力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确保文化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文化部定期组织开展执法队伍业务培训和练兵比武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织开展各类培训7035场,培训近18.1万人次。

    为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文化部建设了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目前,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整体构架初步实现,文化市场基础数据库基本形成,业务应用系统在全国范围全面上线应用,以信息化手段推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和服务公开透明的效果日渐体现。数据显示,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启用该平台,415个地市(包含省管县)、4093个区县上线应用;共采集存量经营主体52.96万家、活动8545项、执法案卷81832个;2016年通过平台办理审批业务86186起,发起日常检查205.27万次,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当前,文化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形成了“四加强”的工作格局:加强执法办案,每年评选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十大案件、重大案件;加强内容监管,依法查办含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类案件;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形成“全国协作、全网筛查、标准统一、步调一致”的网络文化市场执法新机制,统一节奏、同步执法,实现全国一盘棋;加强队伍建设,探索建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形象好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执法队伍。

    五年来,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要求,需要主动适应文化市场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和监管方式的重大变化。为此,文化部将继续推动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强化文化市场行业管理;引导促进文化市场行业转型升级,创新融合发展;加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机制;深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提升执法能力,提高全国综合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面临着时代的新的呼唤,全国文化市场工作者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大力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更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更好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十三五”期末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