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0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话文旅
代表委员话文旅
全国政协委员杨赤:迎接挑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0-05-24 18: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0-05-24

  去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虽然一年过去了,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叮嘱言犹在耳。”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回顾起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心情依然非常激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杨赤深有感触。在他看来,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是一些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出了问题,某种意义上是文化自信缺失所致。怎样才能重建文化自信?他认为这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有许多工作要做,文艺工作者恰恰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京剧演员,我们身上更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杨赤说。

  大连京剧院每年都会通过开展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京剧学习培训班等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京剧艺术。在剧目选择方面,剧院推出了一批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剧目,形成系列,在中小学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每次进校园,我们会在正式演出之前向孩子们介绍剧目背景、剧中人物特点以及故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比如《钓金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岳母刺字》体现了对祖国的忠诚,《铡美案》体现了匡扶正义。孩子们在了解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受到忠孝节义的文化熏陶。”杨赤说。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演出市场冲击尤其严重。杨赤说:“疫情对我们冲击很大,但也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迎接新的挑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的要求,我们都憋着一股劲儿,充分挖掘现实题材,努力把当下社会的闪光点搬上戏曲舞台。”

  疫情期间,武汉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汪勇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等,想方设法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帮助。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用质朴的行动,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抗疫英雄。杨赤看到这则新闻后,立即锁定了这个人物、这个题材,召集主创人员展开创作。名为《公民汪勇》的剧本就此而生,杨赤期待该剧在今年10月份能够创排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大众,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一位快递小哥,在国家遭遇危机时挺身而出,通过自己普普通通的工作,充分展现了一个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杨赤说,“我们需要将生活中的先进人物以京剧这种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对其精神内涵进行大力弘扬,这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