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0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话文旅
代表委员话文旅
全国政协委员哈斯塔娜:讲好草原故事是乌兰牧骑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0-05-24 19: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0-05-24

  全国政协委员哈斯塔娜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演员。去年两会结束时,她足足记了一整本笔记,有蒙文、有汉文,有重要政策、有心得体会,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她说,一定得详详细细、完完整整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的精神带回内蒙古,带给基层的乌兰牧骑队员。

  回去之后,哈斯塔娜参加了一轮又一轮的两会精神宣讲,进学校、进企业、进牧区、进社区……给汉族同胞宣讲时,哈斯塔娜会比较紧张,总是担心自己汉语说得不够好,但乌兰牧骑的实际行动总能赢得掌声和感动;在给蒙古族同胞宣讲时,哈斯塔娜比较自如,但又不得不过“翻译”这一关。

  “不仅仅是政策层面的汉译蒙,更要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解读,让大家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哈斯塔娜说。她举了个例子:在倡导文旅融合的时候,要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乌兰牧骑不光为牧区百姓带来歌舞表演,丰富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承担着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的责任。同时,我们也是草原上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大家可以通过制作奶豆腐等民族食品、制作展示民族服装、带游客学习骑马等方式,参与到文旅融合发展之中并从中受益。”

  2019年,哈斯塔娜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宣讲员”。她和她所在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深知,学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落实到行动上——讲好草原故事是乌兰牧骑的责任。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的讲话,让我备受鼓舞——文艺工作者要有劳模精神、红色精神、奉献精神。”哈斯塔娜说,“乌兰牧骑设立在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我们服务的是最基层的农牧民群众,创作的作品也要接近农牧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反映民族文化。”

  2019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排了蒙古剧《朱日和情》。该剧以蒙古族民族歌曲、舞蹈、曲艺为载体,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苏尼特右旗草原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驻守边疆草原,与草原牧人共同守护祖国北疆的故事。

  “朱日和有亚洲最大、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军事训练基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建军90周年之际曾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检阅部队。朱日和所在的苏尼特右旗也是乌兰牧骑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令我们备受鼓舞。”哈斯塔娜说,“创作这部作品,就是希望能够生动地展现出民族文化特色和军民鱼水情深。”

  《朱日和情》原计划在2020年开启巡演,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步调。“我们盼着疫情赶紧结束,让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这部作品。”哈斯塔娜说。

  疫情让很多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但是乌兰牧骑队员们没有停止行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不仅参加了疫情防控工作,还积极投身文艺创作。队员们纷纷拍摄疫情防控的小视频,并以书法、歌曲、好来宝、舞蹈小品等形式展开创作,用艺术的力量凝聚人心,为阻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哈斯塔娜也花了两周的时间创作了舞蹈《爱》。疫情期间,她看到了一则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报道,野生物被囚禁、猎杀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我希望用一支舞蹈,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哈斯塔娜说,她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征集了50位小朋友创作的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的画作,在舞蹈视频中呈现出来,“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