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0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话文旅
代表委员话文旅
全国人大代表齐玫:力求实现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最大化社会共享
发布时间:2020-05-28 15:40 来源:中国美术报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中国美术报 2020-05-28

  《中国美术报》:疫情期间,全国各大博物馆相继推出线上展览活动,您认为博物馆界是怎样在抗疫中发挥自身的文化作用的?

  齐玫: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南京博物院举办。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5535家,比上年增加181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710家。全年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亿多人次。“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在抗疫期间,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出2000多个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

  可以说,线上博物馆为疫情时期大众居家享受博物馆文化提供了共享的平台和空间。博物馆火热,云游博物馆持续升温。博物馆建设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繁荣。

  《中国美术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请您以首都博物馆为例谈谈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齐玫:对于博物馆的发展,作为博物馆中的一员,我有着深切的体会。博物馆人在理念上不断更新、转变,将为人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博物馆逐渐成为大众休闲娱乐首选的目的地之一,文化享受的经典。

  以首都博物馆为例,首先将其定位在国际都城、与世界建立文化共享平台上。在整体管理、业务发展、为社会服务方面,首都博物馆已经形成专业的规范、标准,在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前提下,使博物馆发展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实效性。因此,博物馆得到良性发展,在文物收藏、举办展览、对外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开馆后,至2008年免费开放前,每年观众大约60-70万人;2008年免费开放以后开始逐年增加,年均达到120万左右,2016年参观人数达到172万人。首都博物馆还与国内外博物馆进行广泛的合作,举办展览,开展学术交流及活动,扩大博物馆的影响,传播中华文明,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大众共享。首都博物馆在展览策划、设计、实施等方面,经过专业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专业规模及水平,在博物馆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多次获奖,2017年“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奖;2018年“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获得优胜奖;2019年“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获得优胜奖。

  《中国美术报》:对博物馆业未来的发展,您有哪些展望和期许?

  齐玫:憧憬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能够实现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最大化社会共享。从博物馆为人服务的理念出发,能够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国籍的观众提供到位的个性化特色服务,应该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