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李后强:以差异化发展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复苏
发布时间:2021-03-04 15:02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2021-03-04
近日召开的四川省两会上,四川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提交了一份提案。他认为,恢复和发展四川旅游业应以安全防控为前提,采取非接触服务模式,推广安全出游方式,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全力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推动旅游复苏。
李后强认为,四川旅游产业要利用后疫情时代的空档期和窗口期,着力解决四川旅游在休假制度、景区结构、消费群体方面的供需错配问题,精准研判形势,提前做足功课,抢抓复苏机遇,推动四川旅游供需匹配、供销两旺、及早复苏,有效提升四川旅游的竞争实力。
针对当前旅游消费的新趋势和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李后强建议,四川应加大创新培育旅游消费产品力度,注重开发主题型、体验型、文化型等旅游消费新产品,创新推动在线旅游、老年旅游、亲子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夜间旅游等旅游消费新业态,并注重旅游产业结构链条化,推出黄金旅游线路和全域旅游空间,促使四川迅速从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变,以主动适应旅游形式休闲化、旅游主题多元化、旅游群体细分化等旅游发展新需求,从而提高旅游市场的占有率。
在激发旅游消费活力方面,李后强认为,可通过强化政府监督、建立诚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激发游客潜在的旅游意愿,催生游客压抑的消费热情。同时,也可在四川推动实行“四天半”工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将“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形成2.5天的弹性休息,给游客留足旅游消费时间。
李后强认为,四川旅游业要提档升级,还应从培育旅游市场、加强形象塑造和品牌打造、旅游设施建设优先化、旅游行业服务优质化等方面入手,优先补齐旅游景区安全保障、环境卫生、医疗救护、紧急救援、线路标识等基础配套设施短板;应按国际化标准,提高旅游酒店、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旅游服务的国际化程度,增强国际旅游的市民性融入和沉浸式体验;应确保四川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尽快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双语导购水平,及早解决入境游客移动支付障碍,提升游客消费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