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1年聚焦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专题 > 委员谈文旅
委员谈文旅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旗:
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1-03-08 11:58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2021-03-08

  在国内热门旅游城市中,网红城市重庆一直有着较高的关注度,特别是在2019年国庆假期,“为游客腾出一座城”让重庆“圈粉”无数,树立了大众旅游时代做好旅游公共服务的标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旗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时期,重庆将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全力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美好生活空间发展格局。
  刘旗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坚持以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发展新格局,抓“大文旅”促品质化,抓文旅融合促产业化,抓公共服务促均等化为着力点,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针对如何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发展新格局,刘旗说,重庆将坚持文化引领,按照“主客共同拥有城市资源和公共服务、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红利,让游客融入当地生活、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目标,科学编制“十四五”各项规划。同时,重庆将立足山水、人文资源优势,持续打造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三大旅游品牌,统筹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提升文化和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找准产业结合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与服务标准,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为游客服务,切实增强居民、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坚持把文化、旅游扶贫作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成立深化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开展旅游产业扶贫、加快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形成了景区带动型、农园依托型等乡村旅游扶贫典型模式,涌现了一大批旅游脱贫致富典型。
  围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刘旗说,下一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加强旅游与农业、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非遗技能等培训,加快特色文创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开发,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民宿、乡村旅游A级景区。建立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一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在革命文物相对集中的地区,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着力打造一批研学旅游基地。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后备厢”工程,做精乡村旅游商品。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乡村旅游的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度。抓好市内全域全季乡村休闲旅游推介活动,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引导市民到乡村休闲消费。深化鲁渝协作,通过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合力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