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工作信息
简约 活跃 丰富 扎实
——2012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会议印象
发布时间:2013-01-05 08:47 来源: 编辑:system
信息来源: 2013-01-05

    2012年12月26日至28日,来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主任们齐聚北京,参加一场鼓舞人心的岁末聚会——由文化部外联局主办的2012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会议。这既是文化部外联局首次召开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专题会议,也是一次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长足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会议。来自全国对外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有关部委代表、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负责人和外事处处长、文化部相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分别参加了相关座谈会。本报记者全程参加了三天的会议,对这次会议的简约清新、务实高效印象非常深刻。与以往多数会议不同的是,这次会议虽然规模不大,但内容却充实、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处处体现了会风和工作作风的改变,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一)

  会议代表们聆听了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的主旨讲话和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侯湘华传达和解读国务院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规划》的批复意见,以及文化部外联局关于2012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的总结和2013年的工作部署。

  赵少华把五年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发展归纳为五个特点:一是高层持续关注,社会广泛参与,中国文化中心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二是中心设立和签约不断增速,五年来,我国共与19个国家签署了相关政府合作文件;三是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态度稳步推进中心建设,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四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自觉为“四大机制”服务,形成对外文化工作全国一盘棋;五是敢于迎难而上,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她要求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以及对外文化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仅要为国家中心工作和外交大局服务,也要为国内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战略服务。赵少华从年底繁忙的公务中,专门挤出了一下午的时间,细心听取了每个文化中心主任的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还不时插话询问实情,并逐一解答大家提出的疑虑和问题。中心主任们不仅为整个文化中心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受鼓舞,而且对自己所在中心的建设目标更加明确。

  代表们围绕着《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和中国文化中心实行制度化管理、机制化建设、品牌化发展、系统化运作的“四化”要求,以及在务实推动各项对外文化工作、地方文化走出去、对外文化贸易等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等话题,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同时,着重分析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会议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年终的总结上,而是明确提出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改进工作,如何取得更快更稳更大的发展。而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和最为集中的意见是,要真正整合国内外资源,切实形成国内国外、中央地方一盘棋,共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发展大计。

  (二)

  代表们对规划所描绘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蓝图给予反馈,纷纷表示要全力配合规划,认真组织落实。代表们一致认为,国务院批复中心发展规划,是中国文化中心发展的一股东风,意义重大,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海外中国文化中心50个,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将大大提速。提速的自信来自于近五年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建设的稳扎稳打和成功实践。自1988年以来已经投入运营的12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之中,有6个是2008年之后建成的。在已经投入运营并开展活动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所在国家,从政府高层到民间草根阶层,到中国文化中心参加活动或举办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奉行“优质、普及、友好、合作”的理念,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近年来组织开展了以海外“欢乐春节”“发现中国”讲座等品牌活动为代表的数千场各类精彩的文化活动,参与者累计已超过千万人次,为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加深中国人民与驻在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认知等,起到了正面主导和有效引领作用。与此同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所形成的以“欢乐春节”活动、部省合作、常态化文化活动、信息服务、教学培训等为主要抓手的多方向发展模式,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划,也使得海内外各方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代表们在会上的发言生动鲜活,既分享了经验,又启发了思考。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贝兆健形象地用“八张牌”比喻上海的主要做法:一是机遇牌,充分利用部省合作的机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为地方提供了一个在海外稳定交流的平台,这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机遇。二是领导牌,有央地合作这个大平台,各级领导更加重视。2011年上海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对口合作,四位市委领导都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去过。第三张牌是计划牌,要策划好、计划好,科学规划,开门做计划。第四张牌是大文化牌,努力协调大文化领域各方资源。第五张牌是地方牌,怎么把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好。第六张牌是中国牌,突破地方格局和区域格局,对外宣传中国。第七张牌是文贸牌,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并重。第八张牌是长效牌,在时间概念和空间布局上要有长效和拓展的概念。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分享了如何借力法国当地媒体,巧妙扩大中国文化中心活动影响力的经验,并提出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国内总部的建议。

  参会的中心主任们表示,通过参加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文化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措施,中国文化中心未来的工作被从各方面落到了实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清清楚楚。

  (三)

  开短会、讲短话是此次会议的显著特点,而小会多、大会少,脱稿多、读稿少,实话多、空话少则是大家一致的行动。

  此次会议没有像以往那样开大会,而是开了一系列小会,针对不同的主题和工作对象,召开了一系列小规模的专题工作会,认认真真地研究问题,实实在在地部署工作。在听取了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侯湘华传达国务院的批复意见之后,会议组织大家研讨了规划,还讨论了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13—2014年中短期工作计划,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到2020年的中长期工作规划,工作布置得很实,体现了有令即行,没有半点虚套的作风。

  这次会议脚踏实地兑现着《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规划》的要求。文化部的四大工作机制即部际(文化部与有关部委)、部省(文化部与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部馆(文化部与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部直(文化部与各直属单位)的互动合作,在会上非常形象地体现出来。每半天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一起座谈的参会者,是完全不同的一拨人,从各相关部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到相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再到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的负责同志,分别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主任们交流互动。不同领域的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帮助中国文化中心了解国内资源情况,大家也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心的项目需求情况。三天的会上,没有看见任何泛泛地部署工作,但见大家围绕一个个实在的工作部署倾心交换意见,各部委、各中心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对口见面,仨一群俩一伙地热火朝天地对接合作项目,甚至茶歇空隙也不放过,不少工作会也就变成了合作项目的洽谈会。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还多是以前的一些熟面孔,但是记者第一次看见他们脱稿发言、激情满怀。从部领导到文化部相关司局代表及厅局的负责人,再到中国文化中心的主任,大家都羞于念稿,甚至有的把稿子放在一边即席发言。领导带头改变会风,会议代表共同努力,使会议开得非常热烈、务实。由于会风的改变,会议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抢话筒插话的多了,无关痛痒的客套没有了;认真听会记录的多了,打瞌睡、干杂事的没有了。一位与会代表感慨地说:“脱稿发言听着就是过瘾,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生动的观点在会上都冒出来了。看来会议不在于数量,关键在于质量。”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