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新西兰欢庆中国春节的氛围也越来越浓烈。马年到来之际,在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事领馆的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下,新西兰南岛大中城市以各种形式举办了庆祝活动。春节走出了唐人街,成为当地民众期盼的盛大节日,加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和影响。
1月28日,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文化组提供的反映中国春节民俗的图片“春节里的中国”在基督城西区图书馆开展,拉开了南岛地区“欢乐春节”系列庆祝的序幕。春节期间,该活动结合当地侨社的文艺演出,吸引络绎不绝的社区民众。该图书馆馆长克瑞斯·鲍克斯特表示,这是该图书馆首次组织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由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提供的精美图片、装饰物、招贴画和图书让观众感受了中华文化和民俗,有利于促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相互理解。
达尼丁考尔市长致开幕辞
达尼丁中国花园前的舞狮表演
1月31日(大年初一),由达尼丁市政府资助,中国花园“兰园”承办的“中华之夜”大型春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楚燕丽和文化官员应邀出席,表示鼓励与支持。据市长戴维·考尔说,该市是新西兰唯一在初一当天举办庆祝中国春节的城市。达尼丁市各界积极参与筹备和组织。活动包括花车游街、舞龙舞狮、文艺演出、游园庙会、燃放烟花等,持续4个小时,吸引了上万群众参与和观看(该市总人口11万),活动规模仅次于圣诞节。当地院校、新西兰人、印度、南美等裔的其他民族也踊跃参与演出,使该活动成为多民族文化和谐交融的大舞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开放精神。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为活动提供的招贴画、“欢乐春节”和马年标识等带有鲜明“新春”特色的文化用品突出了“欢乐春节”的主题和气氛。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文化领事徐志杰接受了新西兰国家电视台三台的现场采访,在第二天晚间新闻的播出,收到了很好效果,扩大了中国文化传播力。该活动组织者、兰园负责人黄君权先生对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提供的马年卡通标识赞赏有余,称该标识活泼可爱,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他希望明年该活动继续被授权使用文化部提供的主题标识。当地主流媒体《奥塔哥日报》连续数日以图文形式予以报道。
蒂马鲁新中友协分会“欢乐春节”大聚餐
2月2日(初三),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文化组赴蒂马鲁市参加新中友协分会的迎新春活动,并参加“何明清基金会”的现场募捐活动。今年的聚会吸引了60多名对中国长期友好的当地人士,很多都是白发老者,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溢于言表。活动现场张贴了“欢乐春节”招贴画和中国文化饰物营造了节日气氛,“漫画春节”等文化用品均受到好评。80多岁的分会主席玛格丽特·亨特特意给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馆发来了感谢信,尤其对“漫画春节”图书给予赞赏,认为“可使年轻一代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2月7日,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与南岛格雷区政府共同举办“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的图片展在西海岸最大城市格雷茅斯拉开帷幕,成为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建馆以来在南岛西海岸举办的最大一次活动。格雷区政府为此专项拨款租用市区最大和最“古老”的“左岸美术馆”两周,并提前在西海岸主要报纸发布消息,成为当地广为周知的文化项目。格雷茅斯区长托尼·考可松区长、楚燕丽副馆长及来自数百公里之外的西海岸地区和布勒区的文化界人士共同参加了开展仪式。
“花卉节——中国日”上“欢乐春节”有奖问答场面
2月9日,克赖斯特彻奇市政府首次在市中心大教堂广场举办“花卉节-中国日”活动。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借助这一平台,利用招贴画、不干胶、体恤衫、汽球棒、《漫画春节》图书等文化宣传品,凸显出“中国日”及“欢乐春节”的活动主题。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领导到现场观摩,并对“中国日”主办方和热心中华文化的华侨朋友表示鼓励和赞许。当天恰逢周六,众多市民和海外游客驻足观看,参与互动节目。次日,当地主流媒体《消息报》以整版多幅照片予以报道。
2月19日至22日,国侨办“四海同春”艺术团,参加克市元宵灯节的新绛鼓乐团、浙江彩蝶女子乐团和唐朝摇滚乐队将陆续在克市演出,福建新闻办和海峡出版集团合办的“欢乐春节——美丽福建”暨图书展等活动将吸引南岛周边城市数十万观众。届时,庆祝春节的气氛将达到高潮,“欢乐春节”文化品牌将被更多新西兰人所关注与认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