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外联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国际合唱联盟和中国合唱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青少年合唱教育大会将于
5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青少年合唱教育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图为贵州省凯里学院阿仰欣合唱团代表在发布会上演唱。
1913年5月,新文化运动先驱李叔同写下了中国合唱的开山之作《春游》。百年来,合唱艺术作为一种群众参与性强、普及性广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各种合唱团体遍地开花,合唱覆盖人口达数千万,高居世界第一,而且越来越多的优秀合唱团体开始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唱响“中国声音”。
创办于1992年的中国国际合唱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合唱类艺术活动,也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合唱艺术盛会。合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选择中国合唱进入新百年的历史节点举行,意义深远。
本届合唱节活动包括开幕式、颁奖典礼、总决赛暨闭幕式音乐会、评委会、合唱研讨会、合唱教育大会2场、大师班及工作坊15场、广场演出9场、交流演出12场、分组比赛16场、新作品音乐会2场、专场音乐会12场、合唱训练营48场,共计举办活动122场(次)活动。其中,合唱节开幕式将于7月29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隆重举行。
截至5月27日,报名参加本届合唱节的国内外优秀合唱团已达180支,总人数近万人,比上届有大幅度提高。报名合唱团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引人关注的是,本届合唱节聘请了著名华裔歌唱家田浩江和新生代个性女歌手吴莫愁作为形象代言人。田浩江作为世界著名华裔男低音歌唱家,被称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曝光率最高,最耀眼的华裔歌唱家”,在国际声乐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吴莫愁作为大陆新生代个性女歌手,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则与传统意义上的合唱艺术形成了强烈反差。对此,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表示,明星的跨界加盟将为中国国际合唱节带来别样风采,古典与流行的“混搭”也将带给合唱艺术更加多元的未来。
与以往相比,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的内容安排更加丰富多元,不仅活动场次在上一届57场(次)基础上翻了一倍还多,达到122场(次),并且有五大亮点值得期待:
一、继续联手国际合唱联盟举办国际论坛,并首次设立青少年合唱教育的论坛主题。本届合唱节将再度联手国际合唱联盟,并共同主办国际合唱联盟青少年合唱教育大会,以进一步扩大中国合唱事业发展的群众基础。参加本届合唱节的优秀合唱团体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21个评委中15个国际评委分别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合唱节的国际性进一步增强。
二、引进国际赛制,并首次设置奖金奖励,激励更多高水平合唱团的参与。赛制上,本届合唱节在以往多组别比赛的基础上,增加“冠军总决赛”,由各组别比赛的金奖获得者在闭幕式上进行冠军争霸,最终评选产生三名“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总冠军”,并首次颁发奖金。此外,在优化赛制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优秀合唱团展演交流的比重,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合唱团参与,为合唱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三、首次举行中国合唱新作品音乐会,并设立新作品奖,以支持中国原创合唱音乐的创作。中国合唱新作品匮乏与优秀合唱团稀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合唱事业发展的两大难题。作为中国最高水平的合唱比赛,中国国际合唱节有义务推广和引导新作品的出现,并通过国际合唱联盟等平台来推广中国新的合唱作品。
四、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达成央地合作,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国际合唱节将成为文化部和北京西城区共同拥有的文化品牌活动,落户西城,扎根西城。西城区是北京市乃至华北地区合唱活动开展最为广泛,群众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已成功举办十届景山合唱节。中国国际合唱节落户西城,并将举办一系列社区、广场文化活动。此举将进一步加强属地联动,使举办地群众直接从活动中受益,同时又有利于合唱节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继续开展公益活动。继2012年发起“小额大爱”的募捐活动为北川中学合唱团募集来京参赛费用之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进一步扩大了对公益合唱团的扶持力度,并广泛运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发起为贵州黔东南苗族阿仰欣合唱团和上海盲童合唱团募捐的公益活动,帮助他们登上中国国际合唱节的舞台。
扩展阅读:
贵州省凯里学院阿仰欣合唱团简介
阿仰欣合唱团成员由贵州凯里学院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学生组成,都是来至于贵州凯里、台江、雷山等县市农村苗族小女孩,大多数学生父母都是农民经济主要来源是靠种地,每年收获的粮食几乎就只能糊口,其家庭经济情况特别困难。有很多家长在农闲季节到小镇上做建筑、给货车上下货等杂工,有的把家里一些农产品带到乡镇集上变卖换钱,也有的到山上砍柴或采草药到集上卖,给自己的孩子筹集学费与生活费。尽管是这样,平均每个学生每个月只得到家里
上海市盲童合唱团简介
上海市盲童合唱团是由上海市盲童学校、上海市低视力学校热爱音乐的25名中小学生们组成,是上海市残疾人艺术团下设的童声合唱团。2009年起,上海市残联在上海市盲童学校、上海市低视力学校设立残疾人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借助学校第二课堂的艺术教育来挖掘盲童们的艺术天赋,孩子们从一、二年级起就开始接受音乐的培养和熏陶,不仅歌声纯净、甜美,大部分孩子还擅长民族器乐的演奏。他们虽然看不到世界的五彩缤纷,但音乐就像阳光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欢乐,他们用心感受世界,用歌声演绎心中的七彩梦想。
上海市盲童合唱团由三位盲校音乐教师和一位艺术指导长期执教,她们对孩子们倾注了一片爱心,从每一个音节到每一篇乐谱,乃至每一个微小的动作、细节,她们都耐心辅导,为孩子们塑造音乐的梦想。多年来,上海市盲童合唱团活跃在上海市学生艺术节的舞台和市区的各项重大活动中,曾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展演,参与残运会开幕式、世博会闭幕式和生命阳光馆开幕式等重要演出。
上一篇: 第二届“中非文化产业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
下一篇: 新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开始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