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山西省共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843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301家、网吧1698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16家(不包括尚未进行重新审核登记的经营单位),固定资产5.1亿元,主营收入3.9亿元,山西省共有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机构57个、稽查机构84个。从上述统计结果,反映出山西文化市场发展的几个特点:
一、文化娱乐业经营单位总量有所减少,但效益增幅较大。与2001年统计结果相比,文化娱乐场所总量有所减少,但效益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固定资产由2001年的253040千元增加到506458千元,主营收入由298313千元增加到389172千元,表明山西娱乐场所发展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
2002年文化市场统计显示,全省文化娱乐场所的分布仍然不均衡,县城以上城市拥有的娱乐场所占到全省总量的93.8%以上,而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的文化娱乐场所仅占6.2%,且分布稀少、规模偏小。
二、歌舞娱乐场所作为文化市场的传统组成部分,占全省文化市场总量的33.8%,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全省歌舞娱乐业已初步走上规模效益和集约发展的轨道,文化娱乐场所的规模、档次、结构、效益、文化品位已有较大提高。
三、网吧虽经过大力整改和重新审核登记总数有所减少,但仍为文化市场中最大项目。统计显示,截止2002年12月30日,全省网吧有1698家,占全省文化市场总量的44.2%。网吧给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空间,但也不可否认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给社会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何通过加强管理、改变经营方式彻底杜绝未成年人进入、防止网吧成为违法犯罪的媒介等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四、全面接管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后对其进行了重新审核登记,全省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共有716家(不包括尚未进行重新审核登记的经营单位近1000家)。经过数次大的打击行动,改变了音像市场原先的散、小、乱状况,省厅正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配送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管理机构经费困难,难以适应对文化市场监管的实际需要。2002年全省共有稽查机构84个、人员 495人,全省文化市场管理稽查机构的年度收入合计仅为481.6万元,工资勉强维持,而管理着全省娱乐、网吧、音像、演出、电影等市场,管理任务非常艰巨。此外,市地、县区文化行政部门还承担出版市场监管的重任,经费短缺问题已成为市场监管问题的瓶颈因素。
总之,山西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就业机会,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讲,山西文化市场仍处在发展阶段,农村文化市场和大众化场所发展不足,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