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曾为古代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自治区的文化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在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上,造就了新疆文化艺术事业新的历史辉煌。
到1999年底,新疆已形成了包括艺术表演、图书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文艺科研、文物博物、电影、娱乐业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事业格局,机构总数达到8300个,从业人员28225人,与建国初期相比,不啻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1999年的发展现状与1949年的情况相比:艺术表演业一一全区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8个,增加70个,增长3.9倍;演出场所现有24个,增加22个,增长11倍;图书馆业一一全区现有公共图书馆79个,增加78个,增长78倍;图书馆总藏量达到571.4万册,增加570.2万册,增长454.6倍;群众文化业一一全区现有文化馆92个,增加57个,增长1.6倍;解放初全区无一所群众艺术馆和一个文化站,现群艺馆发展为16个;文化站发展为918个(其中乡镇文化站817个,普及率达到95.1%);艺术教育业一一解放初无一所专业艺术学校,现发展为有2所中等专业艺术学校和l所文化干部学校,1999年招生388人,毕业生178人,在校生771人;文艺科研业一一解放前是空白,解放后新建了1所综合性艺术研究机构,现有科研人员27人(其中高职15人、中职6人);文物业一一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所一和考古研究机构均系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博物馆现有23个,馆藏文物4565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藏品499件);文管所现有75个,拥有文物藏品3206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藏品113件);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现有2个,拥有科研人员88人(其中高职18人、中职28人);电影业一一全区现有电影发行放映机构92个,增加48个,增长1.1倍;年放映电影l3万场,增加12.1万场,增长率3.4倍;年观众人次1610万人,增加1188.5万人次,增长2.8倍;娱乐业一一作为诞生在改革开放中的新兴文化产业,娱乐业在全区已发展到2624家,从业人员10749人,拥有固定资产4.2亿元、营业用房30.0万平方米,年创新增加值1.9亿元,年创利税2975.9万元。
自“八五”到“九五”期间,新疆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文化建设先进县”和“知识工程”三大文化工程,新疆全区的区、地、县、乡四级累计投入文化建设资金2.4亿元,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其中仅由自治区安排的各类文化建设(维修)项目就有280多个。其中文化、图书、博物三馆建设项目53个、维修项目108个文物博物馆(所)项目9个,影剧院项目6个,文工团排练室项目53个,文物保护点77个。使全区文化事业结构趋于完备,文化艺术、文物博物和电影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初步形成了区、地、县、乡四级网络。
上一篇: 广东省文化设施建设呈现新局面 |
下一篇: 贵州省社会文化工作走出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