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舞台车为农民朋友送去丰盛的文化大餐
发布时间:2005-09-29 09:30
来源:
编辑:yin
信息来源: 2005-09-29
近几年来,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200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和湖南农村的实际出发,通过免费为基层剧团配送流动舞台车、实施超农村演出任务奖励和开展“情系三农”政府买单送戏下乡三项活动,全面推动各类文艺团体到广大农村演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特别是流动舞台车的配送,较好地解决了剧团下乡难、搭台难、转点更难的三大难题,成为湖南省农村演出市场的一个亮点和卖点。目前,湖南省各级剧团已配备流动舞台车24台,其中省无偿配送的有17台,从2005年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为全省所有专业剧团全部配送流动舞台车。湖南省流动舞台车配送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 流动舞台车,农村需要,剧团期盼
湖南是下一个农业大省,全省总人口662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8%。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文化生活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文化部门的首要职责。湖南省文化系统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0个,其中省直院团7个,市州剧团20个,县级剧团63个。2004年,全省专业剧团共演出18702场,演出收入1972.2万元,院团平均演出208场,场均收入1054元。演出市场主要在广大农村,演出的主要形式依托于农民婚嫁喜庆等家庭包场和乡镇村组集体包场。在农村题材电影节目少,拷贝投入严重不足,电影市场极不景气的广大农村,文艺团体的演出已成为农民群众文化消费和群体文化交流、聚会的主要形式,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新的道德风尚的重要方式,其独特作用是电视等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目前,农村看戏有三难,一是剧团下乡难,剧团到农村演出,演出设备器材运输困难,途中毁损严重,费用高,普遍不愿意下乡,下乡演出成了剧团的难事;二是临时搭台难,六七十代临时搭个戏台还容易,要么有老式大门等搭台材料,要么有集体财产,还有用不完的集体工。现在情况不同了,农村中很难找到搭台的材料,搭出的舞台不稳固、不规范,影响演出质量和演职员的人身安全,耗时耗材耗力。三是临时转点更难,很多村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营运客车不能到村,临时要车又找不到。如果能够生产出一种既能运送设备器材、又能自动伸展成为演出舞台的专用车辆,成了这些基层剧团的梦想。有梦就有圆梦的能力,多年来,一些基层剧团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湖南省衡东县剧团早在1991年就利用中型面包车改装成“农家演出车”。即在中型面包车顶部安装一个简易舞台。此后,郴州市的永兴、安仁等县剧团也购置、改装了这种“农家演出车”。这种车车内可以坐人,也可以做舞台演出,给剧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方便了剧团下乡,也解决了搭台难的问题。不足之处是舞台台面高,群众只能站着看戏,行驶时车的重心偏高,很不安全。九十年代中期,湖南省有3个地市级剧团委托一家汽车修配厂,用二汽柴油车改装成舞台车。这种车舞台加大,台面降低,车的重心下移,安全系数高了,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也高了,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权。1997年,有一个县剧团根据县级剧团下乡要求方便、灵活的特点,采用东风141发动机底盘委托修车个体老板改装成了舞台面积小一些,自重轻,操作简便,而造价却大幅度降低(约20万元/台)的舞台车。舞台车技术不断改进,造价也向剧团承受力靠拢。流动舞台车,这种将平头载重货车改装后既可以装载运送演出设备器材与道具,又能深入乡镇村寨,自动展开成舞台的特殊车辆已基本成型,并受到剧团的欢迎。这为政府组织批量生产配发基层剧团创造了条件。
二、 争取支持,精心打造
农村需要剧团,剧团需要流动舞台车,但剧团以其自身力量购买一台舞台车是有难度的。而将筹资的任务交给基层政府显然也不可行,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剧团演出越是欢迎,恰恰那里的财政状况越差。而且当时的流动舞台车技术上并未完全成熟,需要集思广益,揉合各方意见进行研发。各自为政投入成本较高,显然无力解决这些问题。文化厅通过调查研究,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也看到了流动舞台车在送戏下乡中的重要作用,表示支持这个项目。2001年和2003年,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三家共同筹措资金370万元,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为县级剧团无偿配送了17台舞台车(第一批10台,第二批7台)。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确保舞台车的功能和质量,文化厅计财处的同志先后考察了湖南省内的四个汽车生产、改装厂家,并先后两次召开县级剧团团长座谈会,充分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并专门请湖南最早搞流动舞台车的衡东县剧团原团长参与设计并驻厂跟踪生产。舞台车的安全是第一的;功能是第二位的;第三才是价格的高低。在了解情况,听取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舞台车的设计与功能定位明确了,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在多家正规生产厂家中招标采购,保证了车的质量,降低了车的价格。目前,湖南省为剧团配送的流动舞台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县级剧团配送的中型舞台车,采用东风系列4吨载重平头柴油车,改装后类似集装箱货车,展开的台面宽7.4米,深度6.8米,舞台面积50.32平方米;另一种是为地市级剧团配送的大型舞台车,采用了东风系列6吨载重平头柴油车,改装后车身长约9米,舞台面积为64平方米(8*8)。这两种车型的共同特点是:台顶为钢架结构,由8个液压油顶将顶部撑开并升至离台面3.8米的高度,两侧下部设置了10个道具箱,可存放各种道具和其他用品,车厢底部设计了一个夹层,可放置长型和中型景片,舞台后部设计了可变换十多幅景片的装置,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可供10人乐队使用的附台。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两种舞台车设计功能基本到位,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剧团使用情况普遍反映很好。此外,还配送了两种演出专用车,一是为省演出公司配送的专用超大型流动演出车。该车采用东风系列15吨载重平头柴油车,车箱长16米,主要用于大型演出活动,一场晚会需装载5-6个车次灯光、音响设备及活动舞台钢架与台板(其中一套580万元的美国美亚(3D)音响设备就需要两个车次);二是为省木偶皮影剧院和省话剧团配送了进入校园演出的两台专用小型演出车。
三、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湖南省第一批10辆舞台车配送是2001年10月。车辆配发下去以后,运行情况如何,作用是否得到发挥,还有些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调查了解。主动向受车剧团收集情况,甚至直接从当地老百姓那儿收集意见和反映。从收集到的情况来看,该车作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巩固基层文化阵地的一种新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剧团深入农村乡镇演出时的运输与搭台困难,雨雪天气也能演出,演出效果得到较大提升,受到基层剧团和农民朋友的一致欢迎。据初步统计,凡是配送了舞台车的县级剧团,当年演出场次增加了60-80场,演出收入也是大幅增加。衡东县剧团自从省里为其配送了舞台车以后,演出场次年年攀升,2002年下乡演出280场,2003年340场,2004年更是达到400场,三年增加演出收入30多万元。石门县剧团自从使用了流动舞台车以后,两年节约舞台搭建及交通费11.7万元,场次增加,观众增加,费用反倒有所减少。张家界市永定区阳戏剧团的团长说:一部舞台车救活了我们一个团。我们一方面是总结经验,并通过《湖南日报》、《中国文化报》对湖南省配送流动舞台车的做法作深度报道;另一方面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去年,我们先后向省委宣传部和文化部计财司汇报了我们的做法和今后的打算。去年10月,我们还邀请省财政厅领导及教科文处负责人到文化厅座谈,汇报下一步流动舞台车推广的设想,他们也一再表示要继续支持这个项目。特别重要的是,去年下半年,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建国到基层调研时,流动舞台车在解决剧团下乡难、群众搭台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明显效果的情况,通过剧团、文化局、宣传部等多个渠道反映上来。蒋建国部长对此非常重视,在去年12月宣传部向省委常委汇报2005年宣传工作时,特别强调了流动舞台车的作用和推广价值。省长周伯华当即表态,由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各拿800万,文化厅再筹措400万,为全省还没有舞台车的专业剧团各配送一台流动舞台车。为做好流动舞台车的配备工作,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南省“基层文化扶持工程调整方案”〉(试行)的通知》湘宣字(2005)16号,确认用三年的时间,投资2068万元,为全省90个剧团中需要配送舞台车的 70个团(其中有永兴县、安仁县剧团和省木偶皮影剧院、省话剧团为有车重新配送单位)各配送一台舞台车。具体配送方案是:县级剧团配送中型车,价位在26万元左右,地市以上剧团配送大型车,价位在36万元左右。资金筹措渠道,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各出资40%,经济条件好的市由市财政配套15%,一般条件的市由市财政配套10%,长沙市应配送的4台车完全由市财政负担,贫困地区全由省负担,不足部分由文化厅负责。在三家联合发文中还规定,专业剧团配送完成后,对新增专业剧团和经常性演出且业绩突出的业余剧团也将给予配送。2005年计划配送22台流动舞台车,714万元购车资金已全部落实,并已进入政府采购招投标阶段。
三、 两点体会
1、为剧团配送流动舞台车是党委、政府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件最为实在的实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2002)7号]指出,艺术表演团体要在“三下乡”活动中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下乡新方法和新形式”。我们对比了一下,目前送图书下乡,因县级图书馆普遍购书经费不足(湖南省馆平年购书经费为2.3万元),“送书下乡”送的也只是旧书,农民喜欢的新书没钱买,也就没得送。而剧团送戏下乡,一是有戏可送,“文革”时期,剧团是为政治演出,演的是政治戏,样板戏,自然节目少。现行的剧团,需要找市场、找观众,没有节目储备不行,一般的剧团节目储备在20个,湖南省祁阳县剧团可以做到一地演出40场不重复剧目。二是剧团需要农村这个市场,剧团到农村演出,70%的场次靠农民一户或多户联合包场演出,而农民最怕搭台,找不到搭台的材料,买新的不合算,年青人外出的多,找劳力搭台也成了难事。解决了搭台问题,请剧团演戏的人自然会多一些,这就是配送舞台车后剧团演出场次增加的主要原因。三是农民欢迎,许多农民以请剧团演出为荣,能请到带流动舞台车的剧团更是荣耀,宁原多出点钱也心甘情愿。团长们反映,带舞台车去演出,来看戏的人也多一些。流动舞台车已成为湖南省剧团下乡演出的一个看点和卖点。因此,我们认为为剧团配送流动舞台车是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群众文艺生活的有效形式,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作用大,效果最明显,带给剧团、群众最实惠的一件实事。它更是我们贯彻、落实国务院2002年国办发7号文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各级政府贯彻2005年中央1号文件,“情系三农”,“加大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构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具体体现。
2、全面配送流动舞台车,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的支持。湖南省流动舞台车从小批量配送到今年决定用三年时间全面配送,领导重视是关键。1999年文化厅就开始提出向基层剧团配送舞台车,但配套资金少、工作难度大。去年,省委常委、宣传部蒋建国部长重视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但省委宣传部带头安排资金,省财政厅在向省政府报告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具体措施中,主动提出安排800万元采购流动舞台车,市级财政也表示积极安排配套资金。
为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送戏下乡,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和文化厅制订、实施的“基层文化扶持工程”中同时启动了“情系三农”政府买单送戏下乡活动,三家每年共同出资160万(宣传部60万、财政厅50万、文化厅50万)元,向省属文艺团体购买不少于200场的下乡演出场次,按路途远近制订了每场5000-8000元的补助标准。同时,文件还要求各市州宣传、文化部门每年购买不少于50场,县市购买不少于20场,由当地剧团将购买的演出场次送到当地农村免费演出。全省合计年免费送戏下乡演出的场次将达到3340场。如果全省90个团,每团因配置流动舞台车年增加演出60场,全年全省可增加演出5400场次。
湖南省流动舞台车的配送工作,正如2001年在首批流动舞台车配发仪式上文化厅领导预言的那样:“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花满园”。我们相信,这批流动舞台车将为湖南省专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为繁荣农村文化艺术,丰富农民群众的文艺生活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