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从2005年统计数据看海南省乡镇文化站发展举步维艰
发布时间:2006-03-28 14:55 来源: 编辑:yin
信息来源: 2006-03-28
     2005年,海南省文化主管部门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狠抓“四基”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农村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截至2005年底,海南全省214个乡镇文化站,全年经费收入648.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627.5万元;共举办展览176次,组织文化艺术活动989次,下基层服务1066次,举办各种培训班674次,培训文化科技骨干17000人次,指导农村文化户1026个。全省乡镇文化站公共房屋建筑面积共有2.9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万平方米。
虽然,海南全省乡镇文化站与去年同期比,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海南省乡镇文化站发展基础差,人才和经费短缺,基础设施困难等制约了海南省乡镇文化站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相符。具体表现在:
    一、机构健全,专业人才奇缺。
从机构设置上看,海南省的每个乡镇都设置了文化站。但从人员配置上看,全省还有12个文化站没有配备人员,占总站数的5.6%。全省有113个文化站的编制仅为一人,占总站数的52.8%。在全省文化站从业人员370名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只有10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7%。专业人才的奇缺,很难保证乡镇文化站基本业务活动的开展。
二、经费拨款严重不足,人员支出比重较大。
文化站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机构,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乡镇财政的拨款。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海南乡镇文化站的经费来源,有96.7%是乡镇财政拨款,平均每站仅2万元。全省有37个文化站的年均经费收入在1万元以下,占总站数17.2%,甚至有27个站全年没有经费。而有经费的站,仅人员支出就达到459.4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70.62%,扣除去人员支出后,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平均每个站只有8千元。全省还有91个乡镇文化站全年只有人员支出,没有一分业务支出,占总站数42.5%。由于经费不足,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乡镇文化站没有能力购置图书等设备,也无法开展一些高质量的业务活动,文化站应有的作用无法发挥。
  三、业务活动开展不均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2005年,海南省214个乡镇文化站中,只有60个文化站举办展览,平均每个文化站仅举办2.9次展览,占总站数的28%;只有158个文化站组织过文化艺术活动,平均每个文化站每个月0.52次,占总站数的73.8%;只有100个文化站的文化专干下基层服务1066次,平均每个文化站每月0.88次,仅占总站数的46.7%;只有67个文化站举办各种培训班,占总站数的31.3%;全省还有52个乡镇文化站全年没有开展任何文化业务活动,占总数的24.3%。
四、基础设施差距较大,设施设备亟待改善。
2005年,全省214个文化站,公用房屋建设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44个,约占20%左右。全省大部分乡镇文化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文化活动场所,有近80%的乡镇文化站只有一间办公室,甚至只有一张办公桌和其他人员在一起办公。在214个乡镇文化站中,有自己办公地点的(面积大于20平方米)114个,仅占53.3%,有文化活动业务用房的92个,仅占43%。全省还有99个乡镇文化站没有一册藏书,占总站数的46.3%。
五、对海南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乡镇文化站是县级以下三级文化网络中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是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开展文化活动、传播精神文明、普及科技知识的主要阵地。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两办”《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重要措施。
海南省的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无论是和兄弟省市比较还是距离国家发展规划的要求,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海南省一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海南地方财政收入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每年都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来解决海南的财政收支平衡。如2005年海南财政支出为152.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为84.71亿元,有近一半需要中央财政支持。各级的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文化站建设的需要,这是多年来造成的“文化欠债”的主要原因。随着“十一五”的到来,海南省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海南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迎来了前所却未有的发展契机,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抓住机遇,强力推动,把海南省的乡镇文化站建设推进到一个比较高的台阶。(一)进一步加强机构设置。在现有文化站的基础上,将已经撤销的乡文化站、广播站、体育服务站合并到一起,扩大人员编制,确保每个文化站至少3个人(文化、广播、体育各一个),文化站人员由各市县文体行政部门直管。文化站人员要经过培训,力争每个乡镇文化站有一个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站长。(二)基础设施建设要标准化。抓住“十一五”期间国家扶植文化站建设的机会,省市县各级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省制定出文化站建设标准,使新建和改造的文化站达到如下要求:有一个比较好的独立办公场所,有一间文化活动室和一间广播室,有一个标准的球场和文艺演出台,有一套齐备的文化活动器材,有条件的乡镇也可以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创建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终端站。(三)经费投入要制度化。制定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将乡镇文化站的经费列入到县级的财政预算,规定每年每个文化站经费的最低线,一要保证人员工资,二要保证文化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四)建立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规范和考评机制。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制定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规范,规定文化站的工作责任、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制定考评办法和奖惩制度。这样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下功夫,才能把海南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好,才能更好的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海南做贡献。
                 (姚仲明、李建军)